依兰名士云里烟村

第一百二十三章 复查

 靖王领命而去。要查清此案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大学士杨富。杨富是咸平六年探花,如今为太傅,主要在东宫给靖王讲学,顺便协助靖王处理文件。如今已是六十二岁了。他把招进宫里给父皇看了,庆隆皇帝看了杨富还是毕竟满意,便命杨富带人去查阅江南贡院考生的试卷。
  杨富知道有本事的人总是掩盖不住的,没本事的人也扶不起来的。他向靖王和皇上提出自选几个有学问之人去贡院查阅试卷,皇上当即答应下来,其中便包括户部主事欧阳礼,欧阳礼身份虽然是举人,但在杨富眼里他的文章比好多进士的文章要强,有真才实学,而且作风正派,查看试卷就需要这种人。  杨富在锦衣卫士的护送下,十日之后他们手持皇上手谕便下到了贡院,将原先的试卷重新封存,誊录后请翰林院学士细细阅读文章。欧阳礼作为读官,一篇一篇细细阅读,当读到宋湉的文章时,读了一会连连赞叹,于是找来给杨富观看,杨富看了爱不释手,道:“如此好文章是谁写的?言辞恳切,文理深奥。不失是一篇佳作啊。”  说罢杨富命他拆封,只见作者名字赫然写着宋湉。  “就是那位抓进监狱的宋湉?”  “对,大人应该就是他,你看他的籍贯写的就是依兰人,住在依兰烛花巷石头亭子。”  杨富放下试卷,让人将巡抚王运奎叫了过来,钦差说要将宋湉解押上来他哪有不依的之礼呢?于是就派人下到监狱将宋湉解押上来,杨富见宋湉脚下是沉重的链子,手上戴着枷锁,对巡抚说道:“将宋公子枷锁取下来。”  王运奎翻了一下眼睛心想这可是钦犯,杨富道:“一个读书人,能跑得过兵勇吗?解开吧。”  王运奎只得让人给宋湉卸下枷锁。杨富喜欢读书人,对于不学无术之人十分恼火,如果说这文章出自宋湉之手,要他重写肯定是没问题的,因此命人找来笔墨就在贡院内院找来桌椅安排他将原先写过的作文再写一遍。这一招确实厉害,若是对于剽窃过来,的多般早已遗忘的差不多了,对于请抢手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枪手所写内容。  只见宋湉不慌不忙,摊开纸张,略作思考后便动笔写文章,他文思泉涌,写的更为犀利。杨富忙着阅读其他考生试卷,大概一两个时辰后跑过来看,宋湉这篇策论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还没等宋湉作完,便拿来与原作对照,只见笔法字迹几乎一样,文理更为清楚,修辞严谨。叹道:“错不了的。”又拿了文章给王运奎看,王运奎皱起眉头看了一会叹道:“果然好文章。”  杨富道:“既如此,王大人就去除宋湉枷锁,就在贡院给他选一间房子读书吧。等我回禀皇上再做计较。”  王运奎结结巴巴地道:“宋湉可是闹事…”  “闹什么事儿?”杨富又问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宋湉将开榜那日学生对考试不满向榜文砸鸡蛋,涂抹牛粪,游行示威说了一遍,而他自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傍观者,杨富道:“一个心忧家国的读书人,怎么会闹事儿,再说他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跑得了?”。王运奎听了只得吩咐手下去办。  杨富又命人将考中亚元的庄常青的考卷拿来拆封看了看,他读了几句就有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大约也是数年前有一道类似的题目,当年一姓荀的考试写的文章,还荣获第一名解元,如今这位姓荀的人已经在河北做教俞去了,但不能说这位荀大人就是捉刀者,于是又问道:“这位庄常青抓住了没有?我来时听坊间说他‘卖官鬻爵’四个字都不会写,如何能写出如此好文章来?”  听杨富这般说,王运奎还真的吓了一跳,庄常青的父亲昨日派家丁来找过他,也给他送了礼,作假毫无疑问,一想到庄常青父亲送的礼物,就下不了手,于是瓮声瓮气道:“大人这也不足为奇,历年都有一部分类似的文章,在这现如今读书人,借鉴古人和当代优秀文章者比比皆是,只能说明一句话‘英雄所见略同’大凡有才情者写出来的文章只怕也是有共性的。”  杨富道:“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就知道了,将他押过来命他当面作文一首就是,高低一看便明白。。”  “大人所言极是,只是下官尚未将庄常青缉拿归案。不过大人请放心,下官已经派人去捉拿庄常青去了,也许就在路上。”  杨富猜想这是王运魁的托词,王运魁在官场混迹这些年,世故圆滑是不消说的。至于缉拿犯人自然无需他去,他只要向皇上和靖王禀报就是。  于是点头道:“如此甚好!”于是将庄长青的文章封存交给锦衣卫另行保存。  王运魁见杨富如此操作,心下还是有些忧虑,若将这文章刊印出来,或者拿到京城文华殿档案馆去查阅往届优秀文章作对比,只怕就会露馅了,

于是问道:“大人这是要将试卷呈递给皇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