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名士云里烟村
第一百一十七章 秉烛夜读(第2页)
张迎迎却微笑着看着她母亲胡氏,胡氏笑道:“以后你对妹妹要好些才好!我们家都把你当成自家人。有啥需求尽管跟我说。”说罢她走到宋湉身边看看他衣服有些旧了,道:“你尽管做好你点学问就是,赶明日给你做一套新衣服。”胡氏本想说你看,你喜欢的沈家三丫头还不是展翅高飞了,落高枝上去了,到头了还不是我家迎迎实在些。因此沈家福在,这话倒是不好说。 张谦担心胡氏胡言乱语说得大家不高兴,对着胡氏和迎迎道:“你们回去吧,我们出发了!”说罢又钻进车厢里去了。 胡氏却拉起青青,走近马车,将车厢里的张谦拖出来对张谦道:“青青丫头在这里,你有啥体己的话要不要多说两句的?免得你在路上胡思乱想,后悔啥子话没说出来。” 张谦握住青青的手笑道:“在家好生等着我就是!”三人长话短说地聊了一阵子,然后让李明成赶着马车出发了。 乡试又叫秋闱,考期在八月份。考场设在江南贡院,是国家选拔人才之所。各省的考官皆由皇上钦派。有些考生提前一个月就到达了,在考场附近租了房子住下,有钱人家还要四处走动走动。拿钱找关系的找关系。没钱的没势的贫困学子只有每日刻苦读书做文章。 为了考试公平上层领导也是下了苦功夫的,想了很多办法。效果自然有的,但是总是有一些不要命的心存侥幸的人,想走后门,想搞些题目,历年真题集注在各地非常畅销。庄长青天天一早就赶往崔顾家里,两人讨论学习,早晚不离。 五月龙舟诗会的时候,作诗被取消了,因为大家都要参加乡试,便命题做了几个文会,众位各自评论一番,评出优劣。当时宋湉的文章排在第三,仅次于潘文良和催顾。因为这次评选都是内部几个读书人决定的,按照资历和学问水平,两位主评便是潘文良和催顾。 魏雪岩和潘文良读了文章后认为应该是宋湉放在第一位的,催顾却说宋湉的文章稍显不足,有瑕疵因此排名第三。 庄长青也参加了,他原本文理不甚通顺,破、承、起、入前四股都不甚明白,后四股内容空洞,毫无古意,他写好候崔顾看了一眼便甩在一边去了。催顾拿出一本科考内参让他模仿写两篇,拿出来看了以后还是觉得不太好,摇头笑道:“这种文章拿出去只怕被人笑掉大牙才怪。” 庄长青笑道:“兄台,多宽限半日,我回去再斟酌一番。”后来他回去又东凑西拼,崔顾看了又修改了几处,署上庄长青的名字才勉强过得去,排在第五去了。 这日庄长青带了两锭黄澄澄的金元宝递给崔顾道:“兄台若不帮衬我,科考就难了,我庄某若是能进举人,崔兄便是我第一大恩然,庄某不才唯崔兄马首是瞻,愿听兄台调遣决无半点怨言。” 庄长青收了元宝,笑道:“既然是好兄弟,我崔某那有不帮之理?我给你的内参你务必将它背诵得鬼瓜烂熟,到时候写起来才有货。考前还会给你一些东西,会让你见一些重要人物。” 这次科考崔世忠对崔顾下了血本的,聘请老师,提供各种复习资料,模拟真题等等不一而足。庄长青也是贴着崔顾屁股走,崔顾倒是不在乎庄长青这两锭金元宝,而是觉得他乖巧,便愿意帮他。 庄长青听了眉开眼笑。 崔顾又拿出两篇文章,让庄长青加入自己的元素进去,便可成为自己的文章了,庄长青喜之不尽,在崔顾家里做文章到深夜,回家时经过宋湉家门,见宋湉房里灯火已熄灭了,故意让他家的狗狂叫几声,见宋湉并非惊醒,自己又大声敲门,让宋湉起来看他读书用功之劲。宋湉终于被他吵醒来了,揉揉惺忪睡眼,点亮一盏烛灯,开门见是庄长青,庄长青笑道:“乡试在即,宋公子睡得香啊,听魏雪岩说宋公子读书用功世之罕见,今日得见,此言缪也!” 宋湉笑道:“想必庄公子这么晚了,还在崔公子家用功苦读啰?” “科考在即,在下闻鸡起舞,秉烛夜读久矣!学问学问,白天要学,深夜要问,这才叫学问。” 宋湉道:“想必庄公子学问精进不少,前些日子文章已名列前五,殊属不易!在下早日祝贺庄公子科考会登榜首!” 宋湉是想早日打发了庄长青睡个好觉,明日一早起来他还要去一趟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