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十八相送
昨日沈思妤招待宋湉早点过来相送,沈思妤早早地到了家门牌坊前,亲朋好友及沈家族人陆续来了,可就没见宋湉。坪地上大伙七嘴八舌议论着,沈家福为了排除不良影响,拱手对大伙说:“这次去京一则是看女儿,二则是送犬子小舅子去京都入贡的。”
“听闻贵妃娘娘在皇宫里被太后打了个半死,不知属实否?” 沈家福一听脸色就挂不住了,但还是非常有礼貌地拱手道:“没有的事儿,纯属讹传。”刘三公子刘仪源听了如同掉进冰缸里去了,冷了半截。沈家福抱拳对大家说道:“你们不可以讹传讹,纯属谣言,不可信!”又安慰了一番刘仪源。 沈母带着龙氏、曾雪莹等一早便在家一尊小佛像前焚香祷告,祈祷儿子外出平安,也祈祷娴丫头身体安康。祷告完毕便下来给儿子送行。沈家福倒是也非常孝顺的,看见老母亲来了,上前去搀扶。沈母想着孙女流着泪道:“到了替我看看娴儿,有啥子消息早点传回来。” 沈家福答应着,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在众位亲友祝福声中沈家福启程了,沈思妤左看右看就是没有看见宋湉,急的额头冒汗,本来说好的今天骑马送她的,如今要启程出发了,没看见一个人影,心下如何不焦急。正在此时,一个人背着一包东西气喘吁吁跑了过来,沈思妤见了挂着泪珠的脸庞突然绽开笑容,原来是宋湉来了。只见他对沈家福道:“我带来一袋子黄土,这一袋子土地是我从虎山清泉瀑布下一块黄土地取下来的,这种黄土可以过滤十之八九的毒素,家乡人吃了这种黄土过滤的水,有延年益寿之功。大小姐在宫中也许用得上的。” 沈母对这种做法非常赞赏,笑道:“公子既然有这份好意,你就收下,有道是美不美故乡水。当年你爹出去做官时我就让家仆带来一小袋子黄土,一则在外的孩子都想着自己儿时那片土地,二则黄土本来就是一味好药材,兴许就可以帮助娴丫头。” 沈家福最是听他母亲的话,当下收下这一袋子黄土,装上马车。 宋湉和沈思桓各骑一匹马跟在身后相送,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沈思妤见了眼睛都湿润了,她想父母在身边不好说那些体己的话,眼看宋湉和沈思桓不能再送了,便告诉父母说闷在车厢里不适,要闹着骑马儿,沈家福倒也惯着她,毕竟两个孩子也没多想,让她骑着马儿和宋湉、沈思桓一起走。沈家福和刘三公子则坐着马车后面悠悠走着。沈思妤当然要甩开哥哥沈思桓,一溜烟骑着马跑上小道去了,宋湉紧跟着去了,沈思桓不过是送人,他走官道,再者他也不是送很远,娇妻还在家里等着他呢。宋湉追上沈思妤,沈思妤却拍马快速前进,宋湉也跟上,跑了一会她从马上跳下来,将马儿拴在树下,宋湉也跟着跳下马来也拴好马。两人牵着手,悠闲地走着,沈思妤从袖中拿出一颗红豆来,问道:“公子,红豆这首诗你还记得么?” “记得!”宋湉当即吟诵起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想思。” 沈思妤依在宋湉怀里,低声道:“公子张开手!” 宋湉打开右手,沈思妤将手中的红豆放进宋湉手心,又把他手合起来说道:“你拿着这颗红豆,记得想我。” 宋湉轻轻在沈思妤额头吻了一下道:“记得的!” 沈思妤继续说道:“前些日子,你为了我将张谦夫人及女儿都得罪了,将来我若不在你身边,你会很孤单的!” 宋湉笑道:“傻丫头,我怎么就孤单了,我还有很多朋友比如李沐阳。魏雪岩、潘文良、还有兰山名士汤覆庸,再说你不过去看看你京城姐姐而已。” 沈思妤点点头道:“是的,公子若是遇上不能决断的事儿就留着等我回来。” 宋湉点点头,拉着手道:“我会等你的!” 沈思妤带着哭腔道:“咋们以后若是不能在一起,你不要太难过好不好?” 宋湉强忍着泪水点点头,沈思妤盯着宋湉,从头到脚细细的大量一番,然后主动地在宋湉脸上吻了吻,半响道:“你也该回去了!” 宋湉道:“还让我送送你吧!”他突然想到梁山伯送祝英台的典故,笑道:“这算不算十八相送?” 沈思妤想了一回道:“十八相送好是好,就是该典故有些凄凉。” 宋湉笑着望着沈思妤早已唱起《十八相送》,沈思妤也跟着唱,歌曲有些凄婉,两人手牵手,肩并肩,宋湉还特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扇子,走着黄梅戏的步伐。 分别在即,他内心感慨万千,可想而知,要是没有沈思妤,他来到这里不仅多了一份孤单和落寞,更重要的时他的学业和生活都会大打折扣。 人生不能假设的。人一生中与谁相遇似乎又是冥冥中天注定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