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甘翁家之事(第2页)
有人说‘稻香新村’也有人说“南村归隐”这时候大伙将目光投向宋湉和沈思桓,沈思桓这次要争着先开口,思索一会后说道:“莫若‘稻桑居’”那些清客门都说妙,沈家盛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也不做评论问宋湉道:“宋公子,你来题跋一下。”
宋湉听了道:“‘稻桑居’虽说优清雅,有些不妥。”
沈家福问他可有好一点名字,宋湉道:“要说简单一些倒也有,就用农家乐,表明主人乐于垄亩之间。”沈家福听了一笑,这种题跋过于平常。于是问道:“列位有何诗词或者对联佳句?”
各位正沉吟思考,一个小厮跑进来见了沈家福跪在行礼毕对宋湉道:“宋公子,你家丫头来找你了!”
沈家福道:“宋公子有个丫头?”兀自不信,只听小厮道:“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子,说是宋湉的丫头找上们来,夫人命小的过来寻找宋公子。”
沈家福“哦”了一声,沈思妤偷偷地望着宋湉掩笑。宋湉对沈家福道:“不过一个农家女孩,是在下一个叔伯之女!”宋湉称甘翁为叔伯既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对他的感情。
沈家福对小厮道:“她为何而来?”
“回禀老爷,小的也不知道。”
沈家福望望天色不早便让各位都回去。
甘庄岭以甘姓命名,传说是东汉时期甘英的后代在此繁衍,经过千年之后,甘姓人士大部分迁徙别的地方去了,如今这一块土地混杂着崔、李、刘、张、黄、甘等,甘姓不过是三五户人家。崔姓和李姓较多,也有大一点的地主之家,其中有数十亩田地的崔和生,也
有十多亩地的李姓人家。甘翁的土地不过两三亩,每天守着这两三亩地,丰年家中吃穿用度都是这基本上都是地里出来,赶上农闲的时候老甘帮人做点活计,譬如给人打土墙,耕地等活计。再不行每年租种人家土地,荒山上挖地种豆子。今年自从跟着宋湉搞了一个稻田养鱼,就忙个不停,单单鱼塘管理,就花费不少时间。更别说每天扯草喂鱼,捉虫子喂鱼儿。另有一亩多地地势较高,水源有限,需要依靠下面田地的水接济,好在下面田地的是他兄弟甘源的,他车点水倒也无所谓。今年天气好雨水多,田地也不怎么缺水,只是施肥、田边打些石灰预防虫害。
因为鱼塘里面的鱼儿多,他喂养的好,山坡上的蓄水的小水塘也又放养了鱼儿。如今他有了一点收获,隔三差五地从稻田或者坡上的水塘捉鱼去卖,这东西比中庄稼来钱还快一点。前些天宋湉告诉他不能老是从喂养稻田抓鱼去卖,因为到年底时稻田鱼儿才能长得膘肥体壮,卖个好价钱。
宋湉的话有道理他爱听。今日一早他去去水田看了看,发现水田一角落处有个被人掰开了的新鲜痕迹,以前他也掰开捉鱼过,如今已经三天没有掰开了,水还在流,涓涓细流。他心疼的要死,要知道鱼儿最喜欢从这些流水处跑出来。他赶快将漏水处填塞好阻挡田里的水流出。甘翁堵住豁口后在田埂上走了一圈,视察水田,他虽然依然可以看见鱼儿冒泡,但他眼里这些鱼儿就像他喂养的鸡儿、鸭儿一般,心里有个数。他似乎在数着鱼儿冒泡,一个一个地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