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307)
包拯,身着黑色官袍,戴着黑色偏帽,面容俊朗却带着几分严肃,正静坐在府内的案桌前,紧皱的眉头显示出他深邃的思考。他的手中握着一封来自乡民的信件,信中称,有人受到冤屈,被控谋杀,至今未能洗清冤屈。包拯心中一震,诸多疑问涌上心头:“有人冤屈,这饶是如山的责任,我绝不能袖手旁观。”
于是,包拯立刻召集了他的得力助手南侠展昭、师爷公孙述以及王朝、马汉四人,共同商议此案。
展昭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正襟危坐于包拯旁边,脸上露出几分坚定之色:“包大人,我愿随您前往探访受害者的家属,尽快查明真相。”
“好!”包拯点头,“你我二人一同前去,公孙丞相、王朝、马汉留在这里,根据信中的线索,着手收集证据。”
于是,包拯与展昭迅速启程,直奔案发地——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阴沉之气。村民们低声交谈,眼中满是惶恐与不安。包拯和展昭走进了受害者的家,目光落在了房中惨不忍睹的情景——一位年轻女子的尸体斜靠在墙边,满身是血,面容惨白,仿佛还带着一丝未散去的惊愕。正是受害者李兰儿,年约二十有余,娇柔的身躯与精致的脸庞在这死亡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眼。
“这是怎么回事?”包拯追问李兰儿的父亲,“你们为何要指控大家这个冤屈?”
李父悲声道:“我女儿生前与邻村的大户王明相爱,昨夜王明因与李兰儿约会而被其父发现,性情暴怒,遂欲将兰儿终身逼婚。今早我回家,便见女儿横尸家中,身边还有一封信,信中指向我们家的王明。”
展昭仔细观察着那封信,内心暗自揣测:“此案似乎并非如表面看得那么简单,还有其他因素在暗中操控。”
包拯闻言,开始细细检查现场,发现墙角处有一丝鲜红的血迹,越发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思缜密,轻声道:“展昭,你看这血迹的形状,恰似一只手掌,而这旁边则有一片破碎的镜子,难道……是死者生前与他人争执而致?我们必须找到这一破镜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