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之冤案墨剑飘香

包青天之冤案(36)(第2页)

 经过周详的调查,马汉查找到余巧的密友,从她口中得知了余巧近来频频与一名叫做马浩的书生交往,且两人感情颇为深厚,然而,有另一个女子对此颇为不满。

 “马浩身份显赫,余巧却只是名不见经传之女,难免会有隐患。”包拯思考良久,确认了这个方向。

 马汉刘得知这里面还有一位名叫李心绮的少女,她对余巧态度冷漠,心中似乎也埋藏着怨恨。“她和马浩有着缠绵悱恻的爱情,余巧的存在,自然让她心生妒忌。”

 包拯带着展昭、马汉找到了李心绮。她身材修长,肤若凝脂,桃花眼中透着一丝傲气,嘴角微勾,似乎对眼前的男子毫不在意。

 “你与余巧有过接触吗?”包拯一脸严肃,直入主题。

 李心绮微微一愣:“余巧我虽见过几面,但我与她并无深交,问我何用?”

 “她临终前可曾与你倾诉过什么?”包拯继续追问。

 李心绮唇角微动:“她只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爱慕不成,岂轮得到我来怨恨?”

 显然,李心绮的态度让包拯更加疑惑。但心内却有一丝不安,似乎事情并不如她所言简单。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的真相却逐渐浮出水面。

 经过几日的追查与盘问,包拯的 suspicion 集中在了一张信纸上,这张信纸上记录了余巧与马浩的私信。翻阅之下,上面提到马浩被人逼迫,同时还提到了一位神秘的“白衣女子”。

 “即便马浩心有所属,但我仍助你逃脱此劫。”信中最后一行字清晰可见,令包拯陷入深思。

 他当即召集展昭与马汉,商议对策:“马浩疑似心有所属,却在信件中透露出有人设下了圈套。”

 三人决定再次会见马浩,深入探讨这件事情。而马浩此时正因余巧之死而痛苦不已,故对调查产生了极大的抵触。

 “马公子,你可否交待真相?”包拯追问道。

 “我所言皆为实,余巧与我情意相倾,然她的死绝无所由。”马浩眼中尽是懊悔。

 展昭见状,轻声劝道:“可这似乎与信中的内容大相径庭。”

 马浩面露惊愕,强忍着伤痛:“我全不知情,余巧对我情深,我则倾心她,怎会做出此等事情?”

 “难以置信!”
公孙述紧随其后,缓缓解释,“或许真相并不为此。”

 经过重重的盘问与细致的调查,包拯终于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根据附近邻居的证言,案发当天,曾有一名白衣女子在余巧的家中出现,显得异常可疑。

 “所有的关键线索都在这‘白衣女子’身上,她很可能是此案的幕后黑手!”包拯判断道。

 包拯心思缜密,推理出“白衣女子”即是和马浩有私人关系的李心绮。她因妒忌怨恨,害了余巧,然而,她同样以绝妙的手法掩盖了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