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夏收秋种(第2页)

 只不过质量一直不稳定,都是当散酒卖的。

 既然村里夏收开始了,宋锦绣就让家里的仆妇丫鬟汉子们,但凡能抽开手的,都去村里老弱病残之家帮忙去。

 十六个孩子,早上训练,吃过早饭后,大的也去帮着干活,小的负责送水。

 于是,宋家村田间小路上,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秋生头上顶着一片荷叶,身后是五六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拉着一个架子车,车上放着家里煮好的绿豆水,挨家挨户送到地头。

 宋锦绣看着好笑,心情一好手就痒痒。

 于是她躲在一棵大树上,拿出照相机“咔咔”一顿拍。

 金色麦浪,汗水,笑脸,头顶荷叶的小少年。捧着水碗接水的婶子大娘,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花。

 好一个丰收景象!

 回到家,钻进空间,宋锦绣开始照着相片作画。

 画画是她唯一的爱好。

 所以她小楼里的储藏室,堆满了画画的工具,开一个美术用品超市都够了。

 她最拿手的就是写实油画,当年她画了棵大白菜送给师傅,硬是被师傅的朋友用三百万抢了去。

 据说那张画被那人起名:秀色可餐。

 这天,宋锦绣终于榨出第一锅大豆油。

 吃到了穿越后的第一次炸丸子。

 肉丸外焦里嫩,吃多了也不腻人。

 田杏花连连赞叹,“这鬼谷老妪莫不是神仙?真是神奇,大豆都能榨出油来。这哪里是鬼谷,是天宫吧?”

 鉴于弟弟需要练武,张棒槌需要备考,宋锦绣还是决定在村里设一个私塾。

 一是方便小弟系统学习,再就是锦芳也可以入学。

 还有,来到这里,她是见识了宗族的力量的。族里不管是谁,只要有了出息,就能够带动整个族人都富足起来。

 就如老登沟村,出了一个郡马,听说衣锦还乡的时候,光族田都置办了千亩。

 一千亩呀,那得多大一片?

 而宋家族田只有两亩。

 别说一千多亩了,就是有一百亩族田,当初他们兄妹净身出户的时候,族田的分成就能让他们吃饱饭了。

 所以,宋锦绣想在村里设书院,她不是圣母,也不是为了报恩,她只是给自己多留一条路罢了,毕竟宋家宗族里的人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