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热情的乡亲们(第2页)

 “那是,我们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好的,总是拿最好的东西待客。等你们回了蛤蟆村,可得多说说我们春生的好,这孩子呀,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有个好名声对他有利。”

 话说到这,张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人家说他们是客,该回去了。

 只是她不知道这是春生的意思还是村里人本就是热心至此?

 不过不管是谁的意思,他们也得回自己家去了,这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只是他们走了,这儿媳妇怎么办?

 “是是是。”

 张母了然一笑,连忙道:“我就说这两天就回去了,等回家了,我得好好说道说道几个孩子的好。”

 宋锦绣一行人,浩浩荡荡进了村,顿时又引起一阵喧嚣。

 “不得了了,这绣丫头家里竟然买下人了。”

 “下人哎,你让他干,你坐着看的下人呀!”

 “天呐,这锦绣是想干啥呀?真把自己当千金大小姐了?”

 “这女孩子当家就是不行,有钱你不买田地打粮食却买些吃粮食的人回来,这是作呢?还是作出了花样的作。”

 “不行,我得找春生说道说道,当大哥的让妹子拿着钱乱花,也不说管管。”

 “我也去,我找锦绣问问,她的人参在哪发现的?”

 众人:你小子不厚道。

 不说春生又迎接一轮众人的“好心好意说教”,单说宋锦绣回了家。

 人多,吩咐众人在院子里架火烧饭。

 然后安排男女分开打地铺。

 一夜无话,第二天,宋锦绣就忙着去找里正,跟他商量盖房子的事。

 她带着买来的俩小子,先去了老族长的院子里。

 把长得憨头憨脑的铁蛋留给了族长,在老族长骂她“又作虎,乱花钱”的笑骂声里出了门。

 怀里揣着九百两老族长给她的卖人参的钱,哼着小曲,带着另一个叫康牙子的小子来了里正家里。

 走到门口,她突然想起来里正爷爷的大名叫宋康。

 这可不行,名字相冲。

 “那个,康牙子是吧?我再给你起个名字好不好?”

 康牙子连忙磕头:“请小姐赐名。”

 宋锦绣连忙道:“哎起来起来,这里人来人往的别磕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