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贵妃胞弟

 平康坊入北门东回,有三曲烟花柳巷,是长安妓女聚居之所,也是京都侠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  长安青楼分为三等。  南曲是最高级歌姬的居所,曲中亭台楼阁无数,广植花卉,奇石盆景,极尽雅致。  南曲大街之上,两楼对望而建,一座名为春风楼,一座名为清风楼。  春风楼是红楼妓馆,清风楼却是一座酒楼。  狄仁杰站在两楼之间,望着春风楼内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心中颇受震动。  这是他头一次感受到长安城最奢靡的一面,欢声笑语,靡靡之音,不断从楼内传来,仿佛里面是另一个世界。  狄仁杰凝立片刻,转过身,缓缓走进清风楼。  这座酒楼生意极好,楼中之人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刚从春风楼中出来,想散去身上脂粉味、以免回家被夫人发现的富人。  第二类,是想去春风楼,却又囊中羞涩,只能坐在窗边过过眼瘾,以美色下酒的穷人。  最后一类,是落魄人。  他们对美色已无奢望,只期盼着灌醉自己,麻痹自己,能短暂的忘掉现实中的痛苦。  高有道就是这样的人。  他已喝的酩酊大醉,一名店伙正在劝他回家,他却大耍酒疯,怎么也不肯离去。  狄仁杰见他满头乱发,胡子拉碴,实难将他此刻模样,与当年风度翩翩、恃才傲物的高有道,联系在一起。  高有道的右手食指和中指,都被踩变了形,小指也少了半截,再难握笔。  狄仁杰道:“堂倌,这里你不必管了,我招呼他就是。”  店伙陪笑道:“您也是他朋友?”  狄仁杰目光闪动:“听你这么说,他还有别的朋友?”  店伙陪笑道:“可不是吗?也不知这位高阿郎以前是什么人,竟有这么多富贵朋友。”  狄仁杰在高有道旁坐下,道:“能和我说说,他的富贵朋友有哪些吗?”  店伙搓了搓手指,道:“这个嘛……”  狄仁杰取出一吊百文铜钱,在手上颠了颠。  店伙目光一亮,忙道:“是个少年小郎君,长的俊俏极了,看一眼就知是大户出身,出手阔绰的很。”  狄仁杰道:“还有吗?”  店伙笑道:“倒还有一人,不过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高阿郎刚来我们酒楼,喝的烂醉如泥,身无分文,那人过来帮他会账。”  狄仁杰道:“可是永徽三年?”  店伙道:“正是讶,您知道?”  “你接着讲吧。”  “哎,其实也没什么可讲的,高阿郎不知好歹,反把那人打了一顿。”  狄仁杰皱眉道:“为何打他?”  店伙道:“记不清了,也许是发疯也不一定,他这人本来就疯疯癫癫。”  狄仁杰道:“后来呢?”  “嘿,那郎君也是好脾气,不仅不生气,还每天过来帮他会账,又帮他买了座宅子,让他住下,可把我们羡慕死了。”  狄仁杰道:“他住了吗?”  “还真没有。高阿郎又发疯,将钥匙丢进渠沟,哼,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要是有人给我送宅子,我给他当儿子都行。”  狄仁杰道:“别说废话。那位送宅子的郎君叫什么?”  店伙皱眉道:“隔的太久,记不大清楚了。”  狄仁杰将手中铜钱又颠了颠。  “真的记不起来了?”他问。  店伙用力捶打自己脑袋,过了好一会,惊呼道:“啊,想起来了,好像姓白。”  狄仁杰微微一惊,问道:“是不是叫白孝杰?”  店伙道:“那就不记得了,他没说名字,高阿郎称呼他姓白的。”  狄仁杰目光闪动了一会,抗起高有道,将手中铜钱扔给店伙,转身大步离去。  “这是他的酒钱,多的赏你了。”  那店伙接过铜钱,嘻嘻一笑,道:“您再来!”  ……  狄仁杰大步出了清风楼,正想拍醒高有道,问他住处,忽见一名少年骑马过来。  这少年他见过一面,是郑贵妃的亲弟弟郑鸣玉。  郑鸣玉策马过来时,也瞧见了狄仁杰。  他虽认出,却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  他一名小厮瞧见高有道,朝郑鸣玉道:“小郎,好像是高郎君。”  郑鸣玉吃了一惊,转头看了一眼,赶忙翻身下马,来到高有道身边。  “高郎君?高郎君?”  狄仁杰道:“小郎君认识高兄?”  郑鸣玉看了他一眼,道:“我和他是知己好友,志同道合,怎能不识?”  狄仁杰道:“既是如此,小郎君可知他住处?”  郑鸣玉道:“他借住菩提寺,我曾想帮他置一座宅院,却被他拒绝。”  忽然叹了口气,道:“哎,这世上像他这般高洁之人,已没有几个了。”  狄仁杰当即和郑鸣玉一起,将高有道送回菩提寺客房。  高有道躺在床上,狄仁杰和郑鸣玉一个坐在椅上,一个站在窗边,场面颇为尴尬。  过了好一会,郑鸣玉毕竟年少沉不住气,问道:“不知狄少卿是如何认识高郎君的?”  狄仁杰道:“我与他是同科考生。”  郑鸣玉讥讽道:“哦,这么说来,狄少卿学问一定比高郎君好了,所以才金榜题名,解褐入仕。”  狄仁杰道:“我才学远不及高兄。而且以高兄之才,本可高中,只可惜时运不济。”  郑鸣玉吃了一惊,抬头看了他一眼,对他好感大增。  他是家中老三,门荫入仕的名额被兄长占据,所以从小被家人逼着念书,让他考科举入仕。  郑鸣玉因此不喜读书,对当官也没有好感。  后来他无意中认识高有道,对他才学推崇备至,知道他经历后,更是对他极为同情,厌恶官场黑暗。  他曾暗中打点关系,想帮高有道讨回一个公道。  结果褚府派来一名主簿,将他父亲警告了一顿,让他管好儿子,莫要再调查高有道的事。  郑父见儿子得罪宰相褚遂良,勃然大怒,将郑鸣玉暴打一顿板子,若不是祖母李氏护着,险些打死。  经此一事,郑鸣玉虽不敢管了,却一直暗中接济高有道。  此刻听到狄仁杰自承不及高有道,微笑道:“狄少卿倒也是坦荡之人。”  狄仁杰道:“不知小郎君,又如何认识高兄的?”  郑鸣玉望着高有道,叹说:“我是无意中,瞧见他写的一首诗词,便敬佩上他了。在世人眼中,他是个邋遢醉汉,可在我眼中,他却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  狄仁杰道:“高兄之才,确当的起如此评价。”  两人毕竟不熟,一时间,又相顾无言。  就在两人又陷入尴尬时,外面传来敲门声。  狄仁杰过去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一名年轻书生,依稀有几分眼熟。  那书生睁大眼睛,盯着他看了一会,忽然放声大笑。  “并州狄怀英!”  狄仁杰也终于认出那人,朗声一笑,道:“襄阳杜易简!”  此人和高有道一样,也是永徽三年的考生,同样名落孙山。  只不过,高有道是因得罪了人,杜易简则是学问差了点,又没有权贵举荐进“通榜”。  杜易简上下打量了狄仁杰一眼,满脸都是揶揄的笑容。  “最近听说有个叫狄仁杰的人,托梦天子,连升十级,拜为大理寺少卿,我还在想是不是你,如今既在长安遇到你,看来是你无疑了。”  狄仁杰苦笑道:“此事休也再提,请进。”  两人一起进入屋中,杜易简看到郑鸣玉后,微微一愣。  郑鸣玉则霍然起身,满脸都是厌恶之色。  “狄少卿,我先走了,高郎君醒后,帮我向他问个好。”他朝狄仁杰一拱手,大步离去。  狄仁杰看了杜易简一眼,道:“杜兄,你与那小郎认识?”  杜易简摸了摸鼻子,苦笑道:“这小郎身份,你可知道?”  狄仁杰点点头。  杜易简叹道:“这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世家子,脾气跟我们不一样,他不喜做官之人,更厌恶那些热衷名利之徒。”  狄仁杰寻思:“难怪他那天听到我是少卿,忽然变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