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御驾亲征?

 李勣在军方影响力极大,他一出声,一众武将纷纷出声应和,许敬宗等人也急忙附声。

 金仁问十分焦急,忍不住道:“高句丽调集二十万大兵,我新罗却只有八万守军,就算无有靺鞨、百济,也恐抵挡不住。”

 韩瑷冷哼道:“李司空说的好轻巧,倘若新罗被灭,高句丽再无后顾之忧,届时又当如何?”

 一名黑脸官员忽然出列,道:“臣附议李司空,高句丽强弩之末,不足为患。”

 徐孝德吃了一惊,望向出列的刘仁轨,暗道:“原来他的不足为虑,指的是这个。哎,此话背地里可说说,怎能在朝堂上说出,刘葫芦,你糊涂啊!”

 他却不知,李治认出刘仁轨后,心中只有欢喜。

 韩瑷冷声道:“刘仁轨,你一个田舍汉,胸无点墨,全凭先人恩荫,才位列朝堂,此处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退下!”

 刘仁轨和薛仁贵一样,务农出身,却没有薛仁贵的军功。

 他未有功名,未拜名师,全凭任瑰举荐,才步入仕途。

 有人说,他自称汉章帝刘炟之后,任瑰才举荐他,在士林之中名声极差,被斥为末流。

 因他名声不好,宦海沉浮三十多年,两鬓斑白,却还只是个给事郎。

 只有徐孝德等一班老友,才知他学问高超,见识过人,只可惜世人却不知罢了。

 韩瑷是刘仁轨顶头上司,刘仁轨不敢跟他呛声,只好退回去。

 李治忽然道:“你们举荐英国公,可英国公却认为不该出兵辽东,朕也不知该听谁的。罢罢,朕近来正琢磨着御驾亲征,如此一来,诸卿也不用为主帅人选相争。”

 御驾亲征四字,正是昨晚徐槿在他后背写下。

 此话一出,满堂震惊。

 众臣齐声道:“陛下,不可啊!”

 李治朗声道:“辽东乃心腹大患,朕御驾亲征,才能鼓舞全军士气,当年先帝不也御驾亲征,何独朕不行?”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都傻了眼,哪知道争来争去,竟争出这么个结果!

 李治一挥手:“既无异议,就这么定了,几位宰相和兵部先议定一下,做好出征准备。后日常朝,再详论此事。退朝。”

 平日里,唐高宗便总是对高句丽念念不忘。

 他又刚刚废王立武,意气风发,再不受大臣摆布,忽萌御驾亲征的想法,群臣都觉得正常,并未有人生疑。

 面对皇帝如此主张,大唐官员们第一次达成一致,全部反对。

 这位新天子虽刚刚展现出些手腕,毕竟不是太宗皇帝。

 连太宗皇帝都征讨失败,新天子更不可能成功,反而很可能胡乱指挥,导致大败。

 此事关乎大唐兴衰,也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

 政事堂内,世家派、拥武派、中立派的首脑一番商议后,首次达成一致,反对皇帝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