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第2页)

 李素问轻叹:“清棠要做明账的时候,我还觉得弄虚作假有点不好。这会儿觉得幸好有假账,否则真交不起税。”

 “是啊!”沈屿之用力把撑杆往雪地里杵,似是在发泄心中的郁闷,“要是没有清棠未雨绸缪,估计这会儿你们得拉我回去。”

 得气晕过去。

 从清理荒地到现在,他忙了差不多三个月。

 若是把真实的账本交出去,一家人怕是连饭都吃不起。

 “咱们是因为清棠无意间发现的温泉,才有了现在落脚地,有了现在的地和铺子。其他老百姓像郑老伯他们可没这么幸运。

 倘若让官府知道咱们现在的落脚地,再收田赋、屋税、买卖或者租赁土地的契税等……咱们辛苦一年怕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就像郑老伯一样。

 可郑老伯只是万千北川百姓之一 。

 哪怕已经对这些有所提防的沈清棠,也难免有些头疼。

 她知道上下五千年,朝代更迭大厦将倾时必然从百姓过得水深火热开始。

 苛捐杂税更是最终迫使百姓为了活着而发起反抗的最后一根稻草。

 往往跟苛捐杂税放在一起的词必定是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