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出乎意料的新闻(第2页)

 办公室内,白溪挂了王涛的电话,有点头疼。

 订单量是最早一次去鹏城的时候,跟比亚狄确定的,当时“白泽通明”四个字都还不存在呢,许多安排也没敲定下来,所以无法预估到这么远。

 她已经一大早联系了王船夫,增加了第二批次的订单,数量直接翻了十几倍,飙升到了30万台,但要两周后才能陆续出厂。

 这样算下来,线上线下全都货源紧张,尤其是线上,只能一轮一轮地开,一天最多只能放出1000台。

 虽非本意,但“白泽通明”在发售的12个小时内,就被迫开启了饥饿营销。

 有利有弊吧。

 仿生飞行器是“白泽通明”的独有产品,市面上根本没有竞品,适量的“饥饿感”,可能会激发更大的购买热情,也会酝酿更多的口口相传。

 但相对应的,也会产生一些不满,并且时间长了消费冲动也会下降。

 就在白溪思考,是不是该去门店里,利用【发声者】帮忙维持一下秩序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许知文带着关珊一起,脸色有些差,看向白溪说道:“白总,这个您可能需要看看。”

 关珊低着头,眼睛红红的,不知道为什么。

 白溪好奇地接过许知文手上的东西,那是一份报纸。

 《南封周末》。

 和她有关的内容自然不是头版头条,但标题已经很扎眼了。

 标题:乔布斯的模仿者,是企业家还是女网红作秀?

 特约撰稿人:赵有才。

 “昨晚,国内某刚刚成立的科技公司,召开了他们第一次的产品发布会,不知道是否受到苹果公司巨大成功的影响,这家注册时间不到半年,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产品的公司,花费了高昂的成本,也选择了发布会形式。”

 “‘白泽通明’公布了三款仿生飞行器产品,大家可能对仿生飞行器有些陌生,可以理解为小型的,会飞的电子玩具.....一种小众的电子产品,主要功能是拍摄。”

 “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这样花费巨资,是否本末倒置?与其盲目模仿国外的先进公司,不如脚踏实地,从产品出发,努力追赶,承认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