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沙尘暴、特务、春节、新计划(第3页)
难道是低价出售?
一时间,赵满仓的脑子就高速运转起来,几乎是一刻不得闲,但领导和钟晓东则是眼巴巴地看着他,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地应道:
“领导,是这样的,电视机工业品属于高附加值产品,这类产品想要出售到国外,那肯定需要做市场调研,而且也需要找对合作伙伴...”
“当前我们的电视机产品跟外国电视机相比,不管是技术上面还是品牌效应上面,都沦为最低层,不具备任何的市场竞争力,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我们的产品想要具备一定竞争力,现在我能够想到的点,那就是低价策略!”
“但即便是执行低价策略,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产品质量足够坚挺,并且还需要建立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才行...”
领导和钟晓东两人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尽管赵满仓说的这些话,他们不是很懂,但听着就很不错的样子,大有搞头嘛。
于是,接下来钟晓东便跟赵满仓讨论了起来,目的就一个,那便是如何将更多的工业产品销售到国外,比如收音机、电视机、空调、冰箱等等。
然而赵满仓一听,头大如斗的同时,也想着如何才能够搞掂这件事。
首先是技术层面,拿收音机举例,目前东大境内生产的这些收音机,即便执行低价策略也肯定无法在境外获得一定的生存能力,因为这可是称得上是‘工业垃圾产品’。
所以想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就必要得有自己的技术才行,比如说在外形上面变得更好看,信号层面的技术跟国外产品一致或者有优势等等。
其次就是价格方面了,东大的人工劳动力是非常低廉的,这毋庸置疑,所以这些工业产品的成本自然非常低,那么利润空间就可以控制了,跟其他同类型产品的竞争力也就有了。
最后就是品牌效应了,想要出售工业品,打破当前的僵局,除了需要对出口产品进行隐瞒伪装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物美价廉’的品牌效应才行。
至于说时间一长,山姆等外国佬会不会发现这些产品的来源就是东大这个问题,赵满仓认为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先干了再说。
被发现是必然的事情,但在被发现调查之前,那肯定要先将这些缺口给堵住,尽可能地拖延、更换厂家、出货路线等等。
就好像万家超市现如今的货物,关于它们的来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也没人调查,为什么呢?
因为万家超市可不仅仅只是一家超市那么简单,背后的关系网络错综复杂,在这个通讯靠电报或者大声喊话的时代,没多少人会在乎万家
超市的货源来自哪里。
除了竞争对手之外,那就是税务局的官员了。
然而税务局也好,山姆情报局也罢,亦或者是佛博乐部门,很大一部分关键性职位的中高层领导,都接受了万家超市的‘献礼金’。
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成为了万家超市背后的保护伞。
那么这些人不查万家超市的话,就没人会调查它,即便竞争对手愿意花费巨大的代价去调查万家超市背后的关系,也未必能够调查出多少结果。
所以这就是天衣无缝的阳谋,这也是万家超市成立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出事的原因。
在资本无处不在的社会里,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就是上帝。
传闻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一句不知道是不是家训的话:你无需多言,金钱会为你铺平道路。
这句话放在万家超市再适合不过了。
“赵同志,你对外国人实在是太了解了,真厉害,按照你的计划,那么你觉得我们有多大可能性将这些电视机、空调等产品卖出去?”
钟晓东十分激动,好像是已经看到了东大工业产品畅销海外的场面一样。
赵满仓闻言,则是摇摇头,给对方泼了一盆冷水:
“领导,现在我们一没技术,二没找到合适的买家,三没计划,这件事还早着呢,等我去国外再调研清楚再说吧,另外据我所知,粮食公司那边不是跟‘李同志’有联系嘛,他们那边说不定有什么办法呢...”
相比较利用蛟龙对外贸易公司来赚钱,赵满仓更倾向于通过‘李同志’这条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东大现在的工业产品确实不具备竞争的实力,最关键就是没有技术。
这个所谓的技术也不是需要很牛逼的技术,就是它必须得适应外国的环境吧?
拿山姆来说,人家在五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全美将近三分之二的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而一九五四年的时候rca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名为ct-100,到了今年,也就是一九六四年,百分之三十一的山姆家庭都拥有了彩色电视机。
电视机在山姆境内的普及率如此之高,那么也可以知道电视机产品在整个山姆境内的竞争力到底有多大了。
即便东大拿出再廉价的产品也好,可终究是电视机,那么消费者肯定会进行对比啊,而且山姆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彩色电视机,那么黑白电视机的价格肯定也变得十分低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大如何跟别人竞争呢?
所以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想要进入这些市场,无疑是痴人说梦。
然而东大第一台电视机还是在一九五八年时,由国营津城无线电厂研制成功,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主要是用于试验和示范的产品,压根儿就不是工业流水线精品,成本并不低。
当然,过去这几年,赵满仓陆陆续续通过‘李同志’这个身份,从国外带回来很多工业机床、各类先进设备等等,所以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收音机,亦或是冰箱洗衣机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
也是因为如此,钟晓东在看到赵满仓将防弹衣和步骑枪卖出去那么多,营收如此之高,也不由心动起来,这才找领导帮忙,跟赵满仓磋商一下。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会联系‘李同志’那边的...”
钟晓东闻言,连连点头,但他内心深处却不以为然,因为‘李同志’这条线并不那么稳妥,一旦出事,真的就很麻烦。
最关键的是,‘李同志’这条线并不是掌握在自己人手中,终究会让人有些心虚,不安稳,这才是钟晓东第一时间找到赵满仓的最重要原因。
赵满仓也不在乎对方是否敷衍自己,这会儿的他暂时还不想离开京城,而且就算他要离开京城去国外调研,那肯定也需要提前安排好一切才行。
毕竟沙雅实验室地区那边依然需要每半个月往那边投送物资呢。
从灵境胡同大院出来之后,赵满仓回到了果子巷,然后跟卫华勇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在今年多招聘五名蛟龙军成员。
“你真的确定要这么做么?”
顾海东得知消息之后,严肃地盯着赵满仓询问道。
这绝对不是小事情,所以需要仔细询问确认清楚才行。
蛟龙军的各项待遇在整个综合机构来说,那都是最顶尖的,更何况还需要经常在境外执行任务,几乎每次都需要花费一定额度的外汇。
偏偏外汇这东西非常重要,外汇司那边可是一直盯得非常紧
,即便蛟龙综合机构能够赚回来不少外汇,可依然希望蛟龙军能够少花一点钱。
更不要说现在还有蛟龙对外贸易公司,同样需要花费外汇,外汇司的领导几次都不想给钱了呢。
“嗯,这是肯定的,沙雅实验室地区那边需要物资运输人员,我准备让其中五名老队员提前退休,让他们去执行物资运输任务...”
赵满仓点头说道。
他的想法很简单,左长盛、潘承洞、铁万忠、米守阳、邱世贵、奚文荣他们这些老队员们,年龄都上来了,虽然他们自认为还能够继续战斗,但赵满仓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战死沙场吧?
所以到了一定年龄,那就让他们回来呗。
尽管让他们去当运输工人,似乎有点大材小用,但赵满仓能够信得过的人可不多,特别是关系到沙雅地区好几千人的生命安全这件事,他更是慎之又慎。
“好,既然这样,那我批准,你尽快落实这件事。”
顿了顿,顾海东接着说道:
“沙雅实验室地区投入了那么多资金和人力物力,已经是蛟龙综合机构最为重要的分支机构,所以保护好这个单位是你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蛟龙军的那几位老队员都是老资格老资历了,让他们退下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让他们去执行这个运输任务,我倒是非常赞同...”
很显然,顾海东应该是提前知道了些什么,所以他才会如此支持赵满仓的行动。
第一机械工业部也好,亦或者是其他机械工业部门,他们都眼巴巴地盯着赵满仓呢。
去年年中,蛟龙对外贸易公司成立,叶广民和孙仲翰带着防弹衣和步骑枪这两款产品外出销售,当时很多国营大厂都没什么反应。
然而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蛟龙对外贸易公司前前后后卖出去四亿多美金的产品,其中赵满仓往猴子半岛倾销了三亿多美金。
如此一来,自然就大大刺激了很多人。
五三式步骑枪是归属于第五机械工业部下面的国营单位生产制造出来的,这会儿也跟着赚了不少外汇,可是羡煞了其他好几个部门呢。
顾海东也是老领导老资历了,他肯定也被钟晓东等第一到第八机械工业部领导们聊过天,所以这会儿才会如此支持赵满仓的工作。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招募的五名蛟龙军成员,只不过是一个补充,并不会导致新增额外的外汇支出,所以顾海东还会如此‘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