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西北实验室、特务、发达了(第3页)
草长莺飞的季节快要过去了,即将迎来的是人间最美四月天。
京城周边的植物都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趁着这么漂亮的景致,赵满仓携家带口地外出踏春,在附近郊区游玩。
有汽车可以做到当天来回,在假期的时间里外出散散心嘛,也是挺不错的。
忙里偷闲之中,时间很快进入四月份,在清明节到来之前,赵满仓又出去了,这一次他去的是港岛。
从白云城这边转轮渡前往港岛,抵达这边之后,他就变成了‘赵长寿’。
现在已经进入到六三年的四月份,港岛的经济发展越发兴盛,包括立信置业在内的大部分港岛房地产企业,全都开始兴建楼盘,大批量的房子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激增,总督府这边也忙着修建更多的屋邨,租借给那些买不起房的普通市民。
这就是典型的‘与民争利’,很多房地产公司十分生气,可却没有任何办法。
总督府也不傻啊,房地产绝对是非常有利可图的,虽然是租借,但依然能够带来可观的收入,并且对整个港岛的社会稳定有非常好的作用。
浅水湾别墅,赵满仓一边照看着两个孩子,一边翻看着报纸。
刘宝婵已经出去买菜了,她说要给赵满仓做一顿好吃的,所以亲自去挑选食材。
来到港岛一年多的时间,刘宝婵已经非常习惯这边的生活了,甚至都已经学会了煲汤,每周或者是每隔一段时间,必然会煲汤来喝。
南方这边的习惯就是这样,喜欢喝汤。
“我回来了。”
别墅大门被打开,刘宝婵的声音传了过来,赵至诚两个宝宝顿时咿呀地想要他们母亲抱,因为他们更喜欢他们母亲。
至于说赵满仓这个父亲,由于聚少离多的关系,两孩子对他并不是很感冒。
“辛苦了。”
赵满仓放下报纸,虽然他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处理,但还是忍住了。
在别墅这边待了两天,赵满仓这才前往各大办公楼,开始处理相关工作。
说实话,他已经雇佣了管理团队,就算半年不曾露面,这些产业也不会改名换姓。
但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出现一趟,以此来确保自己的产业不会出现问题。
作为老板,赵满仓只给企业制定发展方向这些大规划,具体的规划、项目制定、利润等,都需要总经理这些管理层来完成,而这部分工作,赵满仓一般都会亲自敲定。
一般来说,他都是直接敲定一年或者是一年半,甚至是两年左右的计划,因为他对
港岛的经济发展比较了解,所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大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赵满仓无法联系上的时候,那么总经理这个级别可以在召开高级管理层会议之后,通过这个决策。
反正这些实际的管理执行层面的事情,赵满仓是不会亲自处理的,一般都是交给管理层来完成。
也因此,不管是长达集团,还是收购回来的九龙仓公司,这些企业的发展,赵满仓都没有过多插手。
只要确保财政大权、人事大权在手上,确保每年的营业额、盈利目标、产业发展等情况就可以了。
抓贪腐这一块,赵满仓目前并没有非常完美的制度,只能是在他来到港岛之后,再去找私人侦查拿资料。
毕竟赵满仓随时都可以进行伪装,这些私人侦查也以为是私人恩怨,并不会怀疑什么。
赵满仓只需要盯紧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这个层级的高级管理人员就可以了,他给这些人的薪资水平都不低,如果这个企业有贪腐情况,那么他们这些人肯定没跑。
谁让赵满仓这个大老板,很多时间都不在港岛呢?
既然不怎么管理企业,那么企业必然会滋生大量的腐败现象。
从港岛发展银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再到《女人装》这样的跨国传媒集团,再到港岛汽车修理厂这样的小企业,赵满仓事无巨细地了解。
总共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总算是将港岛这边的业务处理干净了。
梳理完成之后,同时赵满仓还给这些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细微的调整,比如说长达集团、九龙仓公司和牛奶公司这三家企业,针对房地产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调整。
因为没有太大意外的话,那么到了一九六五年春,港岛就会爆发银行信用危机,港岛房地产市场就会迎来巨大危机,房价会暴跌,很多地产公司会倒闭。
当时的会议室内,赵满仓是这么说的:
“你们三家房地产业务板块,必须要留意目前我们港岛的整体发展情况,你们或许已经注意到了,我们港岛的外来资金太多了,每年港府对外拍卖的土地,都是面向全球打广告...”
这部分情况,长达集团等三家企业的负责人都十分清楚,因为自从前几年置地公司花了三亿港币拍下了中环那块地王之后,港岛地价就进入了疯狂时代。
随之而来的就是房价飙涨,涨幅速度更快。
从花园城市、马来半岛、棉兰老岛、土澳等地方,甚至是木村,乃至是山姆那边,每年都有不少的资金进入港岛。
大量的热钱进入港岛,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猛增。
可实际上,港岛目前也就是四百万左右的人口,哪里需要那么多的房子呢?
“港岛发展银行的储户存款,从六一年的十三亿港币,到现在的二十七亿港币,增幅太快了,并且这还仅仅只是我们港岛发展银行这一家罢了,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第一花旗银行、中银等,这些银行的存款数量将会更多...”
“而整个港岛,还有近百家小银行,这些银行的存款数量肯定也不少,大的几亿,小的几千万,加一起也不是小数目...”
“存款的增加,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听到赵满仓的提问,几个负责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另外,你们作为房地产经营者,肯定更加清楚铜锣湾、尖沙咀、旺角、中环等繁华地区的房子价格涨幅情况吧?”
“三年前,中环一平方尺的房价才800港币,但是现在,已经到了2300港币,几乎涨了近两倍,铜锣湾是从650港币涨到了1200港币,旺角是从500涨到了1700港币...”
这个时期的铜锣湾确实不如旺角,并不仅仅是旺角人口更加集中,更是因为铜锣湾有一家汽车配件工厂,导致这里的地价涨得比较慢。
“房地产发展很快,使得银行进行大量房贷,这就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所以,你们务必要时刻关注,一旦有哪家银行开始发生挤兑情况,马上给我按照预定的方案执行...”
赵满仓对港岛的未来发展还是充满了信心的,只不过它必然会爆发危机,这是资本经济的必然规律。
因为整个市场并没有可靠的宏观调控,只能够靠资本经济社会的自我调整。
大量热钱进入港岛市场,这些热钱除了进入房地产之外,还会进入其他行业。
比如有个厂家是恒生银行的客户,但在过
春节期间,一时周转不灵,厂家开发的支票没有兑现,导致引起了恐慌,并且是恐慌导致的挤兑。
恒生银行是汇丰银行的子公司,那么发生挤兑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这家银行不是恒生银行,而是其他小银行呢?
港岛的银行会发生挤兑情况,其实有很多因素导致的,其中之一就是港府的管理脆弱,以及金融机制的不健全。
这些层面,都不是长达集团、九龙仓公司、牛奶公司等三家企业负责人能够想到的事情。
赵满仓已经替他们规划好了,所以他们只需要按照这些规划来执行就可以了。
从过往几年时间的相处来看,赵满仓制定的这些企业发展大方向,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他说过的话,也基本上一一验证了。
在企业发展前景十分明朗,利润丰厚等情况下,企业老板又如此英明神武,导致这些负责人都没有人愿意离开,或者搞贪腐的小动作。
即便赵满仓经常不出现,负责人也不会过多询问这些情况。
除非赵满仓是两三年都不来一次,那么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大。
敲定好这些发展策略之后,赵满仓这才终于离开港岛,前往山姆。
相比较港岛而言,山姆这边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多了。
澳柯玛公司、斯特拉顿公司等在纽约这边,还有《女人装》这家传媒集团,以及其他几百上千家的华尔街金融小公司。
这些金融小公司都是在澳柯玛、斯特拉顿等几家管理之下,所以不是很重要。
《女人装》传媒集团在山姆这边已经更名为五月花传媒集团,旗下拥有《女人装》这本杂志,并且开始进入报纸行业。
报纸行业本来就是五月花传媒集团的优势,因为港岛这边的《港九日报》等几份报纸都做得非常好,所以进入山姆市场之后,有了更大的资金体量支撑,很快就发展了五份小报纸。
《纽约时代邮报》、《华尔街经济报》、《洛杉矶日报》这几份,听名字就十分高大上,但目前这几份报纸都还只是十万的发行量,还需要继续努力。
在纽约待了五天时间,赵满仓就来到了加州这边。
因为加州这边有好几家企业呢,马里奥航空公司、万家超市、斯蒂芬农场集团等企业,特别是马里奥这家公司,赵满仓极为重视。
除了马里奥m6147这架已经生产并陆续盈利的客机之外,三年前他就已经交给工程师团队完成研发的农夫和鱼窝战斗机这两个技术项目,到现在也已经有了结果。
当时赵满仓还拿出两亿美金给这两个项目,长达三年的时间,所有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生产线等都已经拿出来了,已经可以进行投产了。
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