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三个方向、双胞胎、远赴欧洲
一九六二年九月,大西北地区,沙雅实验室。
夜里寒风凛冽,尽管只是九月份,但是这里的气温已经骤降至五六度左右,跟白天的二十九三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实际上,八月的三伏天时,昼夜温差更大。
但即便是外部环境有多么恶劣,对邓继和他们来说,都不叫事儿。
反倒是现在,赵满仓说他之前来过,确认过整个沙雅实验室地区的施工进度,万立明他们听到之后,全都目瞪口呆了起来。
“赵领导,您什么时候来过了呀?我们怎么不知道呢?”
邓继和的表情不太自然,同时内心暗暗在想,赵满仓刚才说的这些话,到底是真心的还是虚情假意的呢?
原本他还算圆滑的一个人,这会儿也被赵满仓给整不自信了。
没办法,赵满仓来的很突然,这句话也说得很突兀,确实是让邓继和他们胡思乱想了,生怕是赵满仓说的是反话,如果是哪里真没做好,到时候就得挨训了。
“你们不需要管我什么时候来的,你们确实做得挺不错的,所以我给你们送温暖来了...”
赵满仓暗暗笑着,面上依然是微笑的表情,指了指身后直升机里面的物资,道:
“邓营长,麻烦你安排一下吧,我想这些都是你们最需要的物资。”
整个沙雅实验室地区,总共有五百名工程兵部队,看似人数不多,因为一所中学随便都会超过一千人,但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环境非常恶劣。
如此恶劣的地方,邓继和他们这五百人能够一直好好地活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五百人每天消耗的物资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更何况他们需要的水资源才是真正的大头,这才是最难的点。
不过这个地方的前期工作已经被赵满仓给弄得非常好了,淡水资源相对丰富,加上铁丝网的存在,还有推土机等大量设备,以及水泥钢筋砖头等物资,早早进场了。
所以邓继和他们到了之后,只需要大搞建设就对了,其他事情并不需要他们操心。
“哇,又是新鲜的葡萄、苹果、雪梨、香蕉和西瓜,天啊,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呀,还有还有.....”
当他们将这些物资归拢到仓库之后,不少负责搬运的士兵,都看清楚了他们抬着的物资到底是什么,一个个都两眼放光了起来。
要知道这里可是沙漠地区,别说吃水果了,能够吃饱饭,喝上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结果他们不仅能够吃饱喝足,还能够有饭后水果,关键是还不止一种呢。
太幸福了!
赵满仓并没有去关注这些,而是认认真真地查看地下室的施工进度。
刚才他来了这里,但仅仅只是查看地面的施工情况罢了,地下室他可进不来。
隔天,赵满仓又围着整片地区转悠了一圈,查看整体的施工情况。
从目前来看,这里已经初具雏形了,等明年三月份过后,赵满仓从其他地方移植来更多的大树,到时候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绿洲了。
之后就可以正式启动这处实验室,让它能够真正地投入使用了。
“邓营长,你们做得非常好,真的很不错,如果以后还有其他施工工程,我肯定会再选择你们的,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
再次夸赞了邓继和他们之后,赵满仓便离开了这里。
回到京城之后,赵慧君已经开学了,她有点不是很高兴,因为她父亲又没来送她开学报名。
然后赵满仓奖励了她一顿海鲜炒饭和奶茶之后,小家伙顿时喜极而泣,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问她爹什么时候出差?
按照她的逻辑,如果下次也这样的话,岂不是说她每次都能够吃到炒饭和奶茶了?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慧君也接触到了更多的食物种类,但她依然不改初心,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是炒饭和奶茶。
对她来说,只有这两样食物才是她的挚爱。
只可惜,她父母限制了她吃炒饭跟喝奶茶的次数和量,并且就算是其他好吃的食物,也不可能让她经常吃,总得吃杂一点。
说实话,她是最幸福的,因为能够吃到那么多种类的食物。
或者说,赵满仓的几个孩子,连带着林国华老丈人一家,都吃到了很多品种的食物。
不提其他,光是海鲜这一块,小桃子她们总是经常能够吃到各类的海鱼、鲍鱼、海参、龙虾、海带紫菜等等。
甭管是便宜的还是贵
的,他们都能够经常吃得到。
仅凭这一点,赵家便已经超越全国很多家庭了,估计也就只有南方沿海地区的那些供销社职工家庭大概才能够在菜的多种多样跟赵家相提并论了。
为什么?
因为南方太会吃了,南方这边的物种更加丰富,对食物的处理方法也更多一些。
在家待了两天,赵满仓回到果子巷,卫华勇跟他说了一下关于蛟龙学校的开学情况。
按理说,赵满仓作为发起人,蛟龙学校开学,他应该出现才对。
只不过他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而是让卫华勇去处理这样的事情了。
蛟龙学校的成立,只不过是培养人才,不管是升旗仪式还是领导讲话这些,邀请其他更有分量的领导去讲话,更合适一些,而不是赵满仓这个发起人。
毕竟蛟龙学校就在颐和园旁边,距离京城很近,跟五道口技术学院这些学校也不是很远,所以卧虎藏龙的风水宝地,还会请不来真正有影响力的领导么?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年是第一次招生,第一批招收的学生总人数超过了三千人,这个数量很大,但平摊到全国各地,就显得非常少了。
每一名能够进入蛟龙学校的学生,都不需要支付任何的学费,不仅如此,他们是包吃包住,并且每月还能够拿到一元到十元不等的奖学金。
这个奖学金并不仅仅只是奖学金,因为当每个学年结束之后,排名吊车尾的五百名学生将会被要求参加一次考核。
所谓的考核,有一定的标准,如果没有达到的话,那么将会被开除。
具体会有多少名学生被开除,这个暂时还没定下来。
然而,排名靠中间的两千名学生,也不是高枕无忧,他们同样需要参加考核,考核也有奖励和惩罚。
至于排名前面五百名的学生,这是优等生,可以受到学校的优待。
比如提前体验直升机、战斗机等前沿学科,比如前往蛟龙军、龙兴研究所、腾龙工厂等单位实习。
所有这些都是针对优等生的优待,不过能否拿到这些优待,也不是前面五百名学生所有人都能够拿到的,依然是有一定的执行标准。
现在招收进来的学生都一样,全都是农家子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终究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出现名次的不同。
学校是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责任全在冯祖正他们这些教师身上,当然李振祖、沈安荣他们这些教官也同样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好这些学生。
目前还只是初一,李振祖他们这些教官还是能够应付得过来的。
一旦他们初三毕业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学生们的日常训练量将会急剧飙涨。
而后续的教育计划则是会朝着高中大学、军事全能和专项培训三个方向进行。
顾名思义,这三个方向都代表了未来不同的就业岗位,高中大学则代表着毕业后进入龙兴研究所,这就是研发型人才。
军事全能就不用说了,完全就是蛟龙军预备役,只不过毕业了也不一定就真的能够全部进入蛟龙军,因为还需要跟外面部队的兵王进行竞争才行。
最后的专项培训计划完全就是后世的技校模式嘛,不过赵满仓安排的这种专项培训并不仅仅只是某一种技术,因为能够进入蛟龙学校的学生,基本都不会太差,肯定不能够让他们只学习其中一种。
从专项培训计划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入职腾龙工厂。
以腾龙工厂对工人的庞大需求,定然是来者不拒,所以不管蛟龙学校毕业了多少这样的学生,肯定全部招收下来。
跟卫华勇简单畅聊了一下关于蛟龙学校的事情,赵满仓计划这两天准备过去学校那边看看,但就在这个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是顾海东打过来的紧急电话,说是华润公司接到了第三支小队铁万忠他们传出来的求救电报,希望赵满仓这边能够想办法。
“满仓,你不要去,你就坐镇大后方就可以了,那边可是欧洲,距离我们这边太远了,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鞭长莫及啊...”
电话挂断之后,卫华勇便第一时间跟赵满仓说道。
按理说,卫华勇作为百零八部门的领导,也是部队老资格了,哪有不让赵满仓执行任务的呢?
可是卫华勇也十分清楚一点,那就是现如今的外国,准确来说是莫斯科,他们早已经布置下天罗地网,等着赵满仓往里面跳了。
那可是克格勃啊,令全球所有特工都闻风丧胆
的一个组织机构,便是山姆情报局、佛博乐部门、大不列颠六处等机构都未必能够搞掂的超强存在。
或许在卫华勇看来,赵满仓是瓷器,是能够为京城带来大量黄金宝藏的财神爷,所以没人希望财神爷出事儿。
“呵呵,老卫,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现在事态紧急,除了我,还有谁能够去支援老铁他们?”
赵满仓闻言,笑着拍了拍卫华勇的肩膀,接着说道:
“我去灵境胡同那边走一趟,然后回一趟家里,这一次我尽可能快点回来,大西北那边,你们不需要派人过去....”
说罢,他就起身离开了果子巷,直奔灵境胡同。
在灵境胡同办公室这边待了将近半个小时左右,实际跟领导见面时间也就是十分钟左右而已。
从灵境胡同离开之后,他就回了一趟家,简单跟章冬月她们说了一下情况,然后就直接前往南苑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