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拒绝
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九号,钢铁厂卫生院。
上午十点半,赵满仓在自己办公室里看书,边儿上的梅夕叶同样在翻看书本。
她自己有办公室,但却很少回去,一直都待在赵满仓的办公室里,因为这样一来,就方便她可以随时请教他。
今天早上并不忙碌,九点一过,病人就已经被接诊完毕了。
随着卫生院逐步走入正轨,章宗熙这个主任也愈发忙碌了起来。
或许是太忙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赵满仓现在的身份不一样了,所以章宗熙再也没有找过麻烦了。
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之前被赵满仓收拾过,留下心理阴影了,所以没再敢对赵满仓使什么阴招了。
杨青山也同样如此,并没有再搞什么小动作了。
咚咚!
有人来敲门,顿时引起了赵满仓和梅夕叶两人的注意。
门口站着的赫然是杨守荣,赵满仓看到来人之后,马上就站起来,热情地招呼对方。
杨守荣心情还很不错,跟赵满仓寒暄两句之后,便道:
“走,跟我出去一趟。”
“好的,领导。”
赵满仓没问,简单收拾一下就跟杨守荣走出了办公室。
直到他坐上车,离开了钢铁厂,这才好奇地问了一句,他这才知道,原来是马克俭打来电话给杨守荣,让后者带赵满仓过来卫生部门一趟。
安定门外,卫生部门下属单位,办公室内。
他跟杨守荣见到了马克俭副处长,后者只是简单寒暄两句,然后就又让赵满仓他们上车,跟他走。
去哪里?
城内的外交部街三十三号,赵满仓还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呢。
看着眼前充满了莫斯科风格的红色建筑,赵满仓心中感慨,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他还真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干部领导。
甭说他了,杨守荣也一样很紧张,甚至就连马克俭也同样有些兴奋、紧张。
虽说马克俭是体制内的人,但他纯粹就是边缘化的小领导。
老赵不是说过嘛,在京城这地方,处长算个屁啊?
一个板砖砸下来,都能够砸倒一大片处长,何况这时代的处长,那就更多了。
换句话说,马克俭这个副处长,还真不算个屁。
进到这栋红色大楼之前,马克俭就叮嘱了赵满仓两次,因为这地方不一样,可不能随便乱来。
说话得过几遍脑子,必须得注意再注意才行。
其实不需要马克俭这么叮嘱,赵满仓在看到外交部街的时候,就已经有些清楚明白了,一颗心都提了起来。
“嘶,那是领导么?”
便是赵满仓他们三人准备下车的时候,就看到了大楼正门这边走出来的几位领导,顿时眼珠子都瞪得滚圆。
赵满仓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巧,在这样的场合下能够见到领导,还真是意外的巧合呢。
领导出现得很快,走得更快,坐上车之后,几辆黑色汽车很快离开了。
过了好一会儿,赵满仓他们三人这才回过神来。
三人彼此都是兴奋不已的神情,看来,他们三人都是领导的小迷弟啊。
不过在这个时代,再正常不过了。
办公室内,马克俭、杨守荣和赵满仓三人见到了齐正则,一位办公室主任。
“齐主任,这位是钢铁厂副厂长杨守荣同志,这位就是钢铁厂卫生院医生赵满仓同志,他就是您点名......”
马克俭微微弓着身子,讨好地说道。
齐正则闻言,站起来热情地跟马克俭他们寒暄问好,谦逊温和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齐正则这样的领导来说,能够做到这样的姿态,已经不易。
然而,赵满仓总觉得对方之所以那么热情,甚至看自己的眼神时的那种惊喜、好奇,让他觉得今天这次见面的背后原因,怕是不简单。
闲聊寒暄几句过后,齐正则就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说清楚了情况。
简单来说,那就是莫斯科那边发来邀请,希望京城这边能够允许赵满仓前往莫斯科进行医术交流。
是的,就是医术交流。
莫斯科那边明明很想要学习赵满仓的断肢再植手术,却是死要面子,不仅仅在邀请函上面说得极为冠冕堂皇,就连待遇上面,都差了很多。
为什么?
因为赵满仓不乐意前往莫斯科
当医生,这就让莫斯科那边无法理解。
尽管莫斯科那边医疗卫生部门、工业等好几个部门都很急,然而非常要面子的莫斯科外事部门却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吝啬得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常事儿。
在赫鲁尤金等人看来,远东这边可以反向输出,但仅限于罐头之类的低附加值产品,而不是高附加值的技术。
医疗技术就是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并且这玩意儿还是零成本,或者说是超低成本的商品。
从远东这边购买这样的医疗技术已经足够玄幻了,结果医疗卫生、工业这些部门却还想花高价钱购买?
这不是打他们外事部门的脸嘛!
于是,从莫斯科外事部门传到齐正则这边的时候,价格就已经非常低廉了。
“领导,为国争光的事情,我是义不容辞的,但我现在还走不了,而且我媳妇已经怀孕了,我要是去了莫斯科,只怕短时间内都没法照顾她了......”
“况且我一个放牛娃出身的人,也不懂俄语啊,就算有翻译,咱们中医里有很多医术可不是靠翻译就能够解释清楚的呀,万一没给人说清楚,这交流岂不是白费力气了嘛?”
赵满仓听完之后,就如是说道:
“要不能不能让他们来我们京城这边进行交流?实在不行的话,那就等几年呗,反正我们国内目前也还没开展断肢再植手术这个项目,属于是新兴的技术,稳不稳定还是两说呢......”
听到赵满仓的话,杨守荣顿时瞪大了眼睛,然后赶紧拉了拉前者的衣角。
好家伙,赵满仓这小子可真有胆儿肥啊,什么都敢说。
反正杨守荣一颗心都提得老高,恨不得堵住赵满仓的嘴巴,真的是怕后者再说些什么骇人听闻的话。
马克俭此时的心情,跟杨守荣差不多。
刚才在门口叮嘱赵满仓的话,完全就是放屁,这臭小子果然是年轻,根本就记不住事儿啊。
人家齐正则主任都已经说清楚了,那是莫斯科外事部门的邀请!!!
结果到了赵满仓这边,就好像是朋友之间的邀请一样,还能讨价还价?
牛逼!
齐正则也是愣住了,旋即笑道:
“你就不想去莫斯科?”
“不想,不去!”
赵满仓直接摇头道:
“我们国内那么大,有生之年能够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跑去莫斯科干嘛?”
“莫斯科那边冷得要死,而且我又语言不通,去那边比坐牢还要难受,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最关键的是,我害怕人家不让我回来了.....”
听到赵满仓这么说,齐正则笑得更夸张了:
“你可真是一点都不谦虚啊,人家怎么可能会不让你回来呢?”
“那可真说不准!”赵满仓的演技也上来了,“之前报纸不是说过了嘛,我们国家的留学生都不给回来了,就是因为那美帝.......”
“还有我父.....算了,反正领导啊,我是不会去莫斯科的,就算违反命令,我也不去!”
齐正则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了。
因为他看过赵满仓的个人资料,知道赵满仓这个人的过往情况。
前期黄秀玲的事情,就不说了。
而赵满仓跟他原生家庭的紧张关系,直到现在都还十分紧张呢。
此外就是赵满仓的亲生父亲赵振生,当年是参加庚子赔款基金会考试去了大不列颠留学去了,直到现如今,都还没有回来。
早些年的时候,钱学森、郭永怀他们这一批人也是在五五、五六这几年才回来。
至于说赵振生这个人,齐正则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继续再说这件事,而是闲聊起了家常,真的就是随便聊,比如聊中秋节的事儿,还有就是林婉的事儿。
赵满仓能够跟他前妻黄秀玲相处八年才离婚,妥妥的痴情种子。
现在跟林婉结婚之后,听说是十分恩爱,所以他不愿意离开京城,前往莫斯科交流,齐正则是可以理解的。
理解归理解,但齐正则可不会完全任由赵满仓的性子来。
十多分钟之后,赵满仓三人离开了外交部街,回到了安定门这边的卫生部门。
进入办公室之后,马克俭顿时迫不及待地对着赵满仓狠狠地骂了好几句:不知好歹!
“马副处长,虽然您是领导,按理说我应该尊重你,但你不应该
站在道德制高点来骂我,人家齐主任都没骂我,你凭什么骂我?”
赵满仓顿时心生不喜,直接就把内心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又不是您去莫斯科,您当然可以说风凉话,我好不容易娶了媳妇,而且我媳妇还怀孕了,这个时候让我去莫斯科出差?凭什么?”
讲真的,赵满仓也不是有多么喜欢留在京城,或者说真的非常非常深爱林婉。
毕竟他来到这个世界也才几个月的时间,跟林婉相处也才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说有多么深情,鬼都不信。
可人人都知道他跟他前妻的那点事儿,他的人设似乎就应该是痴情。
再说了,赵满仓父亲赵振生离开国内那么长时间,至今都还没回来,也是导致赵满仓性情大变的原因。
如果当初赵振生没有去国外留学,或许赵满仓跟他那个便宜大哥赵满堂的关系也不至于水火不相容了。
这些都是表层原因,真实情况自然是因为赵满仓十分清楚,如果他去了莫斯科,不说其他,就说六零年七月份,赫鲁尤金他们让韦涅季科特托、德米特罗、基里亚科夫等莫斯科专家撤离我们国内的时候,赵满仓就会变得非常尴尬了。
还有就是再过一些年,西伯利亚冷风过境,赵满仓本来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而且也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自然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