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风光喵力求食

第92章,我们结婚了(求首订)(第2页)

 几人站在一起八卦的时候,赵满仓已经坐着汽车,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大兴农场。

 侯书明、刘玉才他们全都在,这一次是整个大兴农场的大部分饲养员都来了。

 除去部分还必须在岗位上忙活工作的饲养员,其他人全都来了,所以乌泱泱的一大群人。

 作为领导,侯书明只是待了一会儿,就先离开了。

 赵满仓也没有含糊,跟刘玉才他们客套几句之后,就开始进行授课了。

 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兴农场也是准备充足。

 而赵满仓可不是干巴巴地给大家上课,而是对着牛、草料等进行授课讲解。

 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照顾牛,以及一些常见疾病如何处理和预防等等。

 就这么授课,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国内这边的规模化养牛才刚刚起步,技术、经验、器材等等,都远不如人家外国。

 几乎可以说是一切都在摸索当中前进。

 就好像现在一样,侯书明他们之所以愿意请赵满仓来授课,就是因为他传授的养牛技巧对大兴农场有用。

 啪啪啪!

 由于赵满仓讲得确实很精彩,刘玉才主动鼓掌,带动了其他饲养员也跟着鼓掌。

 不服不行,人家赵满仓确实有两把刷子。

 一边讲课,赵满仓一边默默地查看了一下系统经验值。

 确实在节节攀升,这东西,赵满仓是来者不拒。

 就在他认真讲课的时候,远处这边,侯书明正在陪着几位贵客参观大兴农场。

 很不凑巧,袁海昌、潘宇恒、朱振东等贵客是临时要来大兴农场参观学习,侯书明之前也不知道,否则的话,也就不会让赵满仓改天再来讲课了。

 “侯同志,那边就是你说的养牛技术培训吧?”

 袁海昌指着正在授课的赵满仓他们这边,好奇地询问。

 侯书明点点头,“对对对,我们昨天就已经邀请了这位钢铁厂的赵满仓同志来给我们大兴农场的饲养员进行.......”

 “老潘,老朱,不介意的话,我们也过去听一听?”

 大兴农场,牛栏前的空旷处,赵满仓就这么给饲养员上课。

 说好听点就是非常接地气,实际上就是没有专门用来培训的教室,所以直接现场授课就可以了。

 简单又干脆利落。

 赵满仓看到了侯书明他们这些领导,因为他们的穿着本来就不一样,都是白色短衬衣和中山裤或者的确良材质的裤子。

 跟大部分工人穿的工装完全不一样。

 何况,袁海昌、朱振东、潘宇恒他们这些个领导,气质也跟普通人不一样。

 所以看到他们这些领导靠近在最后排听课的时候,赵满

仓还是冲他们微微点头。

 站着听了大半个小时的袁海昌等人,心中惊讶不已。

 他们表面上云淡风轻,但不时地点头就已经说明他们对赵满仓十分认可。

 特别是赵满仓时不时地还讲到南北方养殖的不同点,并且与之进行对比。

 基于南方的气候特点,在南方养牛确实比北方稍微好一点,别的不说,仅仅只是食物这一块,北方就被南方吊打了。

 因为南方的草料实在是太多了,都不需要怎么额外折腾,人工成本都降低了许多。

 特别是南方的水牛,直接包一个盆地似的养殖场,把出入口给围起来,里面的水牛就基本上不用管了。

 半小时之后,朱振东他们离开了,并没有继续往下听。

 “侯同志,刚才这位讲课的年轻人是钢铁厂的对吧?他也是饲养员?”

 接下来的参观时间,袁海昌他们就打听起了赵满仓,言语之间不乏对后者的夸赞。

 尽管他们只是听了半小时的课,但随着侯书明把赵满仓的大致情况说出来之后,袁海昌、朱振东他们都纷纷惊讶了起来。

 十级主治医师和六级饲养员这两个身份都不简单,何况还是放在赵满仓一个人身上,那就更加不平凡了。

 袁海昌他们都十分清楚,农业畜牧工人的工资标准当中,仅仅只有七个级别。

 那么赵满仓能够成为六级饲养员,并且还经常被邀请去解决一些相对棘手的畜牧问题,足可见他的能力之强了。

 更何况,他还通过了协和医院的十级主治医师考核,本身又懂得兽医的一些‘土方子’,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啊。

 中午小食堂处,赵满仓就被侯书明邀请过来,跟袁海昌他们这些领导一起吃午饭。

 原本朱振东他们是逛一会儿就准备离开大兴农场了,但现在打听到了赵满仓这样的一位人才之后,难免见猎心喜,所以留下来吃顿午饭,顺便跟赵满仓聊聊。

 包间内,赵满仓作为现场地位最低的同志,结果却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餐桌上摆了两瓶茅台酒和两瓶五粮液,因为有些领导喝不惯茅台,所以才准备了五粮液。

 总共四瓶酒,按照领导们的说辞,那就是简单庆祝一下,少喝点。

 大中午喝酒,赵满仓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不过,领导有命令,当然要舍命陪君子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袁海昌主动开门见山,直接就挥起大锄头,想要挖走赵满仓。

 在南方,有一个很大的国营农场,号称江南第一大国营农场,位于华容县境内,名叫钱粮湖农场。

 而袁海昌、朱振东、潘宇恒他们就是钱粮湖农场的上级领导,此次来京城这边就是来交流学习的。

 整个钱粮湖农场很大,并且在七月份的时候,华容县的上级领导部门已经通过了关于围挽钱粮湖农场的决定。

 也就是说,这个钱粮湖农场将会继续扩大,同时还会修建水库、开挖运河等等,可以说是一项超级大工程。

 这个工程涉及到的项目资金将会超过一千万人民币。

 一千万人民币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非常庞大的一笔资金了。

 前年,也就是一九五六年,京城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管理局下属的京城第一汽车附件厂开始进行投入生产,总投资为一千零七十五万人民币。

 而在一九五七年这一年,国内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千零六十八亿人民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为两百三十五点四元人民币。

 从以上这些数据就不难看出来,一千万人民币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了。

 那么袁海昌直接挥起大锄头,想要把赵满仓挖去钱粮湖农场,当然要放点狠料了。

 “我们可以给你安排七级饲养员和九级或者八级高级主治医师的待遇,而且钱粮湖农场有很多饲养员,只要你来.....”

 只要赵满仓愿意去钱粮湖农场,一切都好说。

 旁边的侯书明,即便他是领导,但这会儿也是吃惊不已。

 既是对大方的袁海昌,也是对袁海昌如此看着赵满仓感到不可思议。

 吃惊之余,侯书明也起了看好戏的心思。

 说实话,大兴农场还真没有挖过赵满仓,也没有表现出那方面的心思。

 主要还是因为侯书明跟钢铁厂的几位领导,关系都很不错。

 并且钢铁厂最近可是在弄一个叫什么奶牛改良项目,听着很有意思,实际上能不能

弄出来一点水花来,还真不知道。

 反正按照杨守荣他们的说辞,就是希望能够给一万多名钢铁厂工人供应充足的牛奶。

 就这个目标,没有十多年时间,只怕根本不可能实现。

 以荷斯坦母牛为例子,产奶高峰期的话,一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一般在二十五公斤以上,甚至有些好一点的奶牛能够产到四十公斤。

 众所周知,奶牛总共分为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干奶期这五个产奶阶段。

 一般来说,荷斯坦奶牛在产下小牛犊十五天之后开始分泌乳汁,生产后的十六天到一百天为产奶量高峰,之后产奶量会逐渐下降,进入干奶待产期。

 换句话说,整个产奶高峰期其实总共就只有八十多天左右。

 按照平均每天产奶二十公斤计算,每人每天消耗半斤牛奶,那么一万名钢铁厂工人最少需要两千五百公斤牛奶,也就是说钢铁厂最少需要一百二十五头荷斯坦奶牛才行。

 然后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那么最少需要五百五十头荷斯坦母牛才能够覆盖全年整个钢铁厂工人的牛奶供应。

 可能么?

 就算钢铁厂能够培育出五百五十头荷斯坦奶牛,他们也未必能够有那么多的钱财来养这些奶牛。

 荷斯坦牛可不是不需要钱财供应,可以让它们随便在外面吃草就可以解决食物问题了。

 这儿可是京城,又不是内蒙或者南方。

 京城可没有那么大的草场,更没有那么多的草料供应。

 除此之外,全国上下总共也才拥有两万头荷斯坦牛,钢铁厂又能改良出来多少头荷斯坦母牛呢?

 因此侯书明对钢铁厂的那个奶牛改良项目并不看好。

 当然,他不看好,并不代表赵满仓这个人没有能力,毕竟他能够成为奶牛改良项目负责人,并且还是十级主治医师,可不是靠拍马屁得来的。

 “袁领导,朱领导,潘领导,首先我很感谢你们的盛情邀请,不过我这个人真的才疏学浅,什么也都不懂........”

 “其次就是我更喜欢京城,不是很喜欢南方......”

 赵满仓为了婉拒袁海昌他们的挖墙脚行动,也是违心地说了一个挺过分的理由。

 作为南方人,他怎么可能不喜欢南方呢?

 不过他不喜欢钱粮湖农场倒是真的,看似去了那样的地方,就可以逍遥度日,实际上会更惨。

 先不提他能不能成为钱粮湖农场地位最高的那个人,就说天天跟那么多饲养员住一起,林婉能不能受得了,以及他赵满仓还能不能偶尔改善伙食,那都是两码事。

 更何况,跑去钱粮湖农场这样的地方,势必会远离市区。

 上辈子,即便赵满仓待在小县城,那也是在小县城的市中心呀,生活便利、学校集中,各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容易满足得到的。

 可如果在钱粮湖农场的话,想要买点肉,想要喝点酒或者吃个粽子等等之类的,都会比较麻烦。

 总之,他是不乐意去这样的地方。

 “最后一点,其实之前协和医院也已经邀请我去他们医院那边,不过我还是选择留在钢铁厂,特别是杨厂长他们如此看重我,我就更加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