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生活中没得反派啊!

他伯父确实是千古明君,新政也非常好。

 可他不出门,不亲自去了解底层百姓的想法,也不结合当下的国情。

 又不像姜旦前世清朝雍正有个西征噶尔丹,撤藩成功的爹。

 这新政在后世看来不过就是大炎最后的回光返照、昙花一现而已。

 他爹虽然能抵御沙俄,镇压反动活动,但他就只会砍人。

 读书人罢考,有n多种方法解决,他爹却用了最简单的一种。

 前世人家康熙是外族入主中原,多棘手的身份?

 人家一边大兴文字狱,杀读书人。

 一边又多次举办博学鸿词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笼络汉人知识分子,巩固皇权。

 他爹一句老子学武,拜关公的就砍了上百个读书人,这指定会导致大量人才流失,不得民心。

 说句实话,伯父随便派个人去都比他爹处理得好。

 说句实话,大炎直到现在还没倒。

 一是伯父赚到钱了,目前燧发枪有近十万支,大炮上千门。

 二是完全靠他爹天下无敌的名号在撑着。

 不然大炎早就乱了。

 不过姜旦一点都不担心王朝灭亡。

 他觉得有自己这都不是事,而且他也认为大炎需要从下至上清理一番了。

 等到危急时刻,将武器升级一下就可以了,一武降十会,所以他不屑于去插手。

 一群土着打群架而已,他随便拿一个东西出来都是跨时代的存在。

 就比如那纺织三大神器的诞生,姜旦将平民衣服的价格一降再降,现在基本没有谁穿不上衣服了。

 他伯父也在大力推广红薯、土豆、玉米。

 只要百姓能吃饱穿暖,只要大炎的根基还在,权力更迭姜旦抬手就能收回,无所谓得很。

 而且经过投毒刺杀这一事件,姜旦对他那些堂兄没有任何感觉了。

 他现在也不想拿出更高级的武器,等他爹和伯父死后,这些武器很有可能就是造来打自己的。

 所以种种原因总结起来,他都觉得自己该走了。

 既然已经确定自己要走了,那现在摆在姜旦面前的难题就是大炎接下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