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国内高产玉米丰收了!

这一点也不夸张!

因为,抗战虽然过去十五年了,但国人对小日子的仇恨还深深的刻在每一个国人的骨子里。

援朝战争也才刚结束几年,全国人民对米国佬的仇恨,也还记忆犹新。

张诚坑小日子,打脸米国的行为,无异于是帮所有国人出了口气,把他当英雄有什么过分的?

而实际上呢!

这些事其实在昨晚的时候,就已经传回国内了。

不要忘了,国内在港城又不是没有人。

那么大的一个新华社在,怎么会不知道这么重大的消息呢?

只可惜!

这些消息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无法公之于众。

所以全国人民并不知道,张诚在港城为国争光的事迹,只是在高层中流传而已。

之所以高层会关注张诚的消息,那是因为。

张诚在离开国内之前,留给轧钢厂的那批高产玉米种子,收获了。

一百多亩的土地,总共收获了两百多万斤的玉米。

这对一个粮食大国来说,无异于是放了一颗真正的卫星。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玉米产量,普遍不过才四百斤而已。

一亩地五倍的产量,要是还不引起轰动,那就说不过去了。

尤其还是在自然灾害年月间,出现真正的高产粮食,无疑是给全国人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但当高层想要寻找提供高产粮种的张诚时,却是惊讶的发现,张诚已经跑去港城了。

至于张诚为什么要跑去港城,高层并没有去调查具体原因。

原因不是明摆着的吗?

谁叫张诚的岳父是大资本家,娄半城、娄振华呢?

就算娄振华是红色资本家,但却脱不开资本家的本质。

张诚既然和娄振华有了这层关系,跟着娄振华一起跑去港城,就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也更不可能找张诚询问,还有没有其它高产粮食种子了。

更何况,张诚还是大不列颠皇室册封的爵士。

这在高层眼里,就是崇洋媚外,自然就根本不可能把张诚请回国内了。

当然,不请张诚回到国内,并不代表,高层不会持续关注张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