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沿途秀色
怀着对台州的浓厚兴趣,用过晚餐之后,刘文昌悠闲地踱步来到驿站大厅,见到掌柜正忙碌着整理账目。他上前拱手作揖,微笑着问道:“掌柜的,不知这附近可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名胜古迹啊?”掌柜抬起头来,热情地回应道:“客官您算是问对人啦!从咱们这儿沿着山脚下一直往东走,大概六里地左右便是那赫赫有名的护国寺。这护国寺可非同一般呐,它可是咱天台山四大寺院中的翘楚呢!寺里面住着五百多位僧人,拥有一千二百亩良田、三百亩土地以及四百亩山林,称得上是台州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哟!”
听到此处,刘文昌不禁眼睛一亮,心中暗自思忖:原来这护国寺竟如此壮观宏伟。紧接着,掌柜又兴致勃勃地继续介绍起来:“要是您还想多逛逛,再朝着东北方向前行两里路,就会抵达传说中的桃源谷啦,据说那里可是当年刘晨和阮肇偶遇仙人之地呢!”
对于护国寺,刘文昌其实早有耳闻。在他阅读众多名人诗集和相关典籍时,便多次看到有关这座寺庙的记载。护国寺原名般若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后周显德四年(公元 957 年)。当时,它乃是吴越国高僧德韶(公元 890 - 972 年)的第九个讲经说法之所。而且,这座寺院与吴越国王室钱氏的后裔有着颇为深厚的渊源。后来,到了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 1008 年)的时候,般若寺正式更名为护国寺。而在宋天圣九年(公元 1031 年),护国寺更是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工程,并立下了一块“宋天台山护国寺碑铭”。此碑铭乃由吴越王钱弘俶的儿子、时任中书令的钱惟演亲自撰写,由工部尚书李端懿挥毫泼墨书写碑文,最后则由鄂州刺史钱惟济题写匾额。如此种种,足见这座护国寺的地位尊崇,声名远扬。
至于桃源遇仙的故事,刘文昌更是烂熟于胸,没想到这些景点居然就在眼前,他立即萌生了前去一游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去与金桃商议,金桃看到刘文昌那迫切的心情,就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