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金兵登陆(第2页)
刘文昌神色从容,耐心解释:“戚将军,本帅这般安排,自有两层深意。其一,放金兵入我大宋地界,他们便是入侵之师,在外交上已然理亏。若在淮水这中间地带仓促开战,是非曲直难分,况且咱们船只匮乏,届时极易陷入被动。其二,只要金兵敢逼近光州城,戚将军只需坚守城池,徐静山迅速回师夺下渡口,截断金兵退路,我与章将军趁势从两侧突袭,待金兵阵脚大乱,戚将军再领兵出城痛击,定能让金兵有来无回,咱们力求全歼敌军,让其片甲不留。即便事后金兵妄图兴师问罪,可率先挑起战火的是他们,大宋便占尽了外交主动。” 戚盛听完,细细思量,频频点头,心悦诚服道:“大帅高见,末将明白了。” 其余众人也纷纷赞道:“大帅此计甚妙!”
刘文昌又转向徐静山,神情严肃:“徐将军,金兵进犯时,先头部队务必全力击退。待其大部队压上,你佯装抵挡不住,溃败而退,记住,这戏要演得毫无破绽,太过敷衍,金兵怎会入套?等他们大部队登岸朝光州进军,你即刻回师抢占渡口,把夺得的船只统统顺水东驱,断了金兵的渡河退路,让他们插翅难飞。你肩负重任,定要万分小心。” 徐静山凛然应诺。
初秋的清晨,微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仿佛大自然轻柔地抚摸着大地。此时,江面上的雾气浓郁得如同牛乳一般,缓缓地流淌、弥漫在淮水之上,给这片水域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面纱。
就在这浓雾弥漫之际,金兵看准了这个绝佳的时机,悄悄地展开了他们的渡河行动。只见两艘巨大的战船率先破浪而行,船头高高耸立着两位身材魁梧、彪悍无比的副将。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威风凛凛,宛如战神降临。在他们的身后,紧跟着两千名精锐士兵,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士气高昂,犹如一群饥饿的野狼,气势汹汹地朝着淮水南岸疾驰而去。
此刻,淮水的水面上风平浪静,没有一丝波澜,仿佛也在默默地配合着金兵的行动。船队在这样平静的水面上迅速前行,须臾之间,就已经逼近了南岸。然而,当他们进入到宋军的箭雨射程之内时,一直在南岸密切关注着敌军动态的徐静山将军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振臂高呼道:“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