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内阁。

 朱棣靖难之后首创,至明朝中期发展到巅峰,保证集权的同时还有内阁分担诸多政务。

 譬如嘉靖、万历两朝,一个忙着休闲二十年不上朝,一个忙着躺平睡觉二十八年不上朝,大明都没崩盘。

 后来清朝的军机处也算是基于这个制度进行的一个完善。

 不过朱允熥也知道。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在他真正稳定朝堂掌权之前,该自己辛苦的还得自己来——求稳永远要优于求进。

 “陛下,您白天忙着种花种草、冶炼陶瓷,晚上批阅奏折又熬这么晚,着实辛苦,奴婢着人伺候您休息吧。”

 候在一旁的马三宝道,同时捡起桌上的朱批狼毫笔在水缸中洗净,挂起,又清理了龙书案。

 朱允熥捏了捏眉心,点了点头。

 同时兼顾诸多事情,辛苦是辛苦,但在自身天崩开局的情况下,能幸运地碰到了老朱提前嘎了,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算是他的最优解了。

 种花种草、冶炼陶瓷……

 不仅仅是为了炼制玻璃和栽种红薯掩人耳目,同时也是让一些人对自己放心些。

 否则自己刚上位就大肆从军中、武举举子之中选人,又把锦衣卫收入麾下,淮西勋贵不可能没什么想法。

 这是不得不为之的事情。

 另外一边的中殿。

 朱元璋百无聊赖地从自己牌位面前拿了个糕点丢进嘴里,一边吃着一边透过窗户看向灯火通明的前殿,满意地点了点头,前殿的窗户上,隐隐约约映照出龙书案后站起来的身影。

 “还行。”

 “种花种草、冶炼陶瓷,虽然说是有些玩物丧志了些,好在这孩子并没有荒废政务。”

 “批折子批到了深夜,算是勤政。”

 “听任亨泰给咱讲,他平日里在朝堂上和大臣讨论国事,也是应对得宜,甚至偶尔还能有一些咱都没想到的巧思。”

 朱元璋笑嘿嘿地喃喃自语道。

 正当他伸了伸懒腰,也准备去休息的时候。

 却听到乾清宫前殿的方向,隐隐约约传来守门小太监通传禀报的声音:“启禀陛下,凉国公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