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帝相(第2页)

 皇帝闻言,沉默良久,只是不住的轻抿酒液:“文和,可还记得你我初见之时?”

 “自然记得。荒郊旷野,夜宿山林,四人仅得半只兔子果腹,实是困窘。”

 “嗯,确实狼狈。往昔只觉那段日子艰辛,如今忆起,竟还有几分怀念。” 皇帝说着,将桌上正中的半只烤兔推近给杨文和。

 杨文和也不客套,执筷夹取一片兔肉,入口咀嚼数下,随即将筷放下,再未动分毫。

 “味道不佳?” 皇帝见状发问。

 杨文和摇头:“那晚咱们以松枝烤就,削松木为筷,那浓烈松油气息至今难忘。今日这兔子以梨木炙烤,果香氤氲,回味清甜,筷也换作上等白玉,味道却比不得那晚分毫。”

 “唉…… 文和啊,人不可总沉湎过往。”

 杨文和

抿酒一口,只觉索然无味。

 皇帝见此,沉声道:“文和,你既如此念旧,为何独念庄姜之情,却不念你我往昔情谊?”

 “若不念,今日便不会前来。”

 皇帝沉默许久,道:“承春和素心,你择选一人做儿媳。杨炯归来便成婚。”

 “官家,行章已与姑苏陆家女有婚约。”

 “杨文和!休要与我装糊涂!” 皇帝甩落手中筷子,怒目而视。

 “唉…… 那便承春吧。”

 杨文和心中了然,此餐绝非易事,先忆旧情,再暗责自己独助庄姜,如今又令自己在承春与素心之间抉择,分明是想让相府助其收回内卫或户部之权。

 皇帝深知,承春与素心皆不会轻易嫁人,不嫁则无法收回权力。既相府念旧情,那便由你抉择。二选一,总归要选一个。皇帝早料到杨文和会选承春,毕竟素心牵扯宗室,两人谁都不想提前闹到那一步。

 这个问题看似是二选一,实则唯有承春可选。选承春,就意味着相府不能再帮助李漟,这就是皇帝想要的结果。

 “甚好!赐婚诏书已发往北地,待三军攻克兴庆府,即刻给两个孩子完婚。” 皇帝语调平淡。

 杨文和点头,算是默许。

 “溢儿已将太原王氏剿灭殆尽,如今世家都隐匿在江南,文和可有良策?” 皇帝忽道。

 “值此国战之际,臣以为当先以覆灭西夏为要。”

 皇帝摇头:“承春是天之骄女。覆灭西夏后,驸马都尉、麟嘉卫将军不配其身份。朕已随赐婚诏书送去镇南侯之封赏,食邑三千,与一字侯等同,囊括两浙、江淮两路,如此方为相衬。”

 杨文和闻言,瞳孔骤缩,旋即笑道:“听闻宸妃之子尚未封王,不如臣明日为其请封,蜀王如何?蜀地远离朝堂,粮产丰饶,实乃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皇帝沉默,而后忽笑:“不急不急。他刚归家,尚无威望,贸然封王难以服众。”

 杨文和郑重点头,道:“官家所言极是。行章此次征战亦未立大功,食邑三千委实过多,且皆为江南富庶之地,少年骤得权势富贵,恐非善事。若陛下执意赏赐,臣提议封个安乐侯即可,依朝章,食邑一千虚封便好。如此也可与承春留于长安伴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