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为女子,可为帝乎!爱吃桂花杏仁露的雷兽

第五十章陇西节度使发难


 可惜啊,他的运气实在太差,刚刚考上秀才,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荣耀,就碰上了农民起义! 

 那时的朝廷有一条脑残至极的规定:凡是闹农民起义的地方,当地的文人都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政策简直就是自毁长城嘛! 

 由此可见,当时的统治者是多么愚蠢无知,完全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面对这样不让自已当官的统治者,那些文人自然也不会惯着他们。 

 于是,大家纷纷投身于农民起义的队伍之中,与统治者对抗到底。 

 正是有了大批文人的加入,洪教主才能坚持十余年之久! 

 而郑有道当年年纪尚小,无法参与起义。 

 然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却给郑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家原本是中等地主家庭,如今却彻底破产,沦为了贫穷的农民。 

 这些年来,为了能填饱肚子,郑有道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 

 好在苦尽甘来,被李圣君当作典型,征召到自已的军政府里面担任祭酒,专门管理祭祀方面的礼仪。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拉拢那些落魄秀才,让他们为自已所用。 

 现在李圣君让他写了一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是大白话。 

 总体内容都是李圣君要建设工厂,需要大量识字的人,号召天下有识之士,来西北建设工厂。 

 纵然李圣君想把所有士兵的家属都塞到工厂里面,奈何他们自已不识字,现在开始教导的话又太麻烦,等到把这些人教会了,恐怕机器都放生锈了,那样可不行。 

 宁可人等机器,不能让机器等人。 

 这篇文章在各种报纸上一经刊登,让天下人哗然。 

 大家都没想到居然真的有军阀愿意建设工厂,而且一上来就是这么多。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和兴奋。 

 工厂的建设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人们纷纷开始讨论这件事情,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但无论如何,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一下子确实吸引到了不少爱国青年,有识之士的目光,这些人这个心里的理想,开始不顾路途艰难跑到陕地来。 

 当李圣君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工作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却在凤县燃起! 

 凤县向西便是陇西府,那里由陇西节度使掌控着局势。 

 这位节度使眼睁睁地看着李圣君一箱箱地搬运钱财去找洋人购买生产线,内心的贪欲再也按捺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