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商议(第2页)

 

恩情嘛,用一次少一次。

 

说来,岭南海盗猖獗,上一任的知府还被海盗灭门,若不是当时正值先帝病重顾不上,不然这么大的事,朝廷定是要清算的。

 

也就是这些海盗作恶的日子,朝廷顾不上这偏僻的岭南。

 

徐老爷听到沈遇安的话,也不失望。

 

“能得朝廷看重当是锦上添花的好事,但和沈大人交好,也值得草民冒险前来。”

 

徐老爷拿起茶杯,敬了沈遇安一杯:“沈大人有何事尽管吩咐。”

 

他不奢求要郑家一样的荣耀,但沈大人手头漏一点好处,也够他们徐家荣华好些年。

 

“吩咐说不上,只是想和徐老爷合作。”

 

“岭南一带,因海盗猖獗,又有贪官恶吏,这一带的行商越来越少,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苦了。”

 

本来岭南就是流放之地,这一带又出了海盗一事,三帮收取的保护费越来越多,见没有利益,谁还想大老远跑到这犄角旮旯来。

 

瘴气多,路不好走,民风强悍又有贪官恶吏,若他是商贾也不想来此冒险。

 

两人这一商议,就是一个多时辰,一直到夜色来临。

 

“这会儿正是用晚膳的时候,草民在锦绣楼定了雅间,还请沈大人赏脸,前往锦绣楼用膳。”

 

沈遇安想了下,便点头和徐老爷前往锦绣楼。

 
 到了锦绣楼外,沈遇安下了马车。

 

“你到家中说一声,我和徐老爷在锦绣楼用膳。”

 

元奇峰点头,驾着马车走了。

 

徐老爷见此,浅笑道:“沈大人顾家。”

 

沈遇安也不反驳:“刚到岭南,家中担忧我的安危,这才和家中报备。”

 

想到沈遇安如今岭南危机四伏,徐老爷表示理解。

 

两人应酬的时候,沈遇安表示他一会儿回去还要处理公务,就没喝酒,只是简单吃了顿饭。

 

沈遇安还问了徐老爷一些行商和民生的事,徐老爷走南闯北,见识颇多。

 

徐老爷对沈遇安则有些侧目,他说的事,沈遇安都能接上话,甚至连那些很少出门的民族部落,沈遇安也能说上两句。

 

“沈大人不愧是古今第一位连中六元的状元,大才。”

 

“谈不上大才,本官只是喜欢看一些奇闻轶事和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