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大结局(第2页)
“进来吧!”曹操道。
“咯吱!”房门被推开。
张青和曹丕快步入内。
“见过父亲!”
“见过丞相!”
“什么事啊?”曹操道。
曹丕说道:“孙权意图谋反,被我军提前识破,此刻江东文武都已经押入大牢!”
“啪嗒!”吴国太手中的茶杯顿时摔碎在地上。
乔国老:“这这这……”
“知道了!”曹操点头,随即招手示意。
张青上前附耳。
曹操低声道:“孙权、周瑜和鲁肃被关进了一间牢房内,其余文武,分别在两侧牢房内。”
“遵命!”张青拱手示意,同曹丕退出了书房。
这一夜,整个秣陵城戒严。
江东文武家眷悉数被重兵看守,没有任何逃走的机会。
直到次日清晨,秣陵城才逐渐安定下来。
一场滔天的风波,就此平息。
书房内,曹操躺在床榻上假寐。
“孟义,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处置啊?”
张青闻言,立刻跪在了地上:“丞相,在下斗胆,请您放过江东士族一马!”
“为何啊?”曹操追问道。
张青说:“江东士族没有什么志气,一直以来都是投降派,这件事不会有人参与!”
曹操道:“如果有人参与,他们一定会通风报信,所以孙权是瞒着他们的!”
“嗯!”张青点头。
曹操点头:“那你觉得,谁是罪魁祸首?”
“不知!”张青摇头。
“那就让他们自己商量吧!”曹操道。
造反这种事情,必然是孙权所谋划的。
小概率是周瑜瞒着孙权谋划的。
鲁肃很可能是知情人。
不过,这一切对于曹操来说都不重要。
想杀这些人,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犹如当年屠戮辽东一般。
生死的选择权都在曹操手上。
可现在,曹操把选择权还给了孙权。
只要孙权不认,完全可以将罪责推给鲁肃和周瑜。
这样一来,鲁肃和周瑜必死无疑。
孙权日后必遭江东军民唾弃,生不如死。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杀人诛心的目的。
“去审吧!”曹操挥手示意。
“喏!”张青和曹丕拱手示意,快步离开了书房。
两人直奔死牢,率先提审了孙权。
张青和孙权毕竟是亲戚关系,主动避嫌,又把曹仁拉来了。
因此主审官是曹丕和曹仁,张青只是旁听。
面对二曹的质问,孙权一问三不知,打死不承认。
被打的皮开肉绽的孙权很快被拉走。
随后提审周瑜。
周瑜和孙权的态度截然相反。
“一切都是我谋划的,与其他人无关,这些死士也都是我周瑜养的,今日计不成,死而无憾!”
曹仁大怒:“打,给我打,狠狠的打!”
“啪啪啪!”
鞭子不断抽打在周瑜的身上。
周瑜一声不吭,面色坚毅无比。
好一阵过后,张青才招手叫停。
“大都督果然是敢作敢当啊!”
“哈哈哈!”周瑜笑了:“事到如今,已经无需多言,周瑜只求一个痛快,不想再遭受折辱!”
“很遗憾!”张青摇头:“我不能让你如愿!”
周瑜:“张青,你这个卑鄙小人……”
“带走!”张青挥手示意。
周瑜被带走,鲁肃又被押了上来。
鲁肃的说法和周瑜又不相同。
所有的谋划都是他一人所为,周瑜没有参与,孙权毫不知情。
曹丕笑了:“有点意思,当主公的宁死不认,两个手下却各自揽下罪责!”
“杀了我吧!”鲁肃道:“一切罪责都在我江东,只求丞相不要迁怒江东军民!”
“带走吧!”曹丕挥手示意。
鲁肃也被带走了。
牢房内,只剩下了曹仁、曹丕和张青。
曹仁道:“这事情,该怎么处置啊?”
“鲁肃是厚道人啊!”曹丕道:“这样的人,不该死啊!”
“嗯!”张青点头,表示赞同。
“可他认了啊!”曹仁道。
“交由丞相定夺吧!”张青道。
“嗯!”曹仁和曹丕纷纷点头。
张青和曹丕带着口供离开了大牢。
入吴侯府书房,将口供交给曹操。
曹操看后,一声叹息:“周瑜死不足惜,鲁子敬却不该啊!”
“父亲说的是!”曹丕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