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曹军攻破葭萌关,江东新主孙佑安(第3页)

 “既然诸葛亮想稳扎稳打,那就跟他打!”曹操说完,一拳头砸在桌案上。


 三日后,曹操整顿兵马出葭萌关,攻取阆中城。


 与此同时,白帝城的曹仁和曹洪也领兵攻取巴东。


 两线战火再起。


 与此同时,江东大都督周瑜从徐州沿海返回江东柴桑城。


 鲁肃早早便在城外恭候。


 “子敬!”


 “大都督!”


 两人相互拱手见礼。


 鲁肃又说道:“江东文武以及老夫人都在议事堂等候大都督,请上车!”


 “嗯!”周瑜点头,同鲁肃携手上了马车。


 马车摇晃,周瑜双手扶着膝盖,一言不发。


 鲁肃摇头感慨:“江东人人自危,城内早已是鸡犬不宁,没想到大都督还能这般镇定!”


 “哎!”周瑜叹息:“初听逍遥津惨败一事,本就是心惊肉跳,后听闻主公被生擒,早已是心乱如麻,此刻反倒是镇定无比啊!”


 “大都督,没有什么想问的吗?”鲁肃问道。


 周瑜闻言,扭头望向了鲁肃:“战报我都看过,我只想听听子敬的说法,为何八百人能破我江东十万大军?”


 周瑜出海后,把大将都留给了孙权。


 就怕合肥城战事不利。


 可他没想到,在如此多能臣武将的拥护下,逍遥津惨败,孙权还被生擒了。


 鲁肃摇头叹息:“主公不知兵,皖城得胜以后自比大都督!”


 周瑜摇头:“仅仅如此,不至于这般惨败!”


 “哎!”鲁肃叹息:“十万兵马分三队,吕蒙和甘宁领倭兵为前队,入逍遥津后被乐进诱走,李典捣毁小师桥,令黄盖所率领的江东主力无法抵达逍遥津,张辽趁乱突袭江东大营!”


 周瑜还是摇头:“纵然如此,八百对三万,也没有胜算,主公纵然不胜,也应该从容撤退!”


 鲁肃又说道:“主公为了向合肥城示威,将中军扎在显眼的位置,明知私兵不敌张辽的死士迟迟不愿撤退,直到李典率部杀到,全军大乱,想要撤退时,小师桥已经被捣毁了!”


 “哎!”周瑜叹息:“让主公亲自领兵,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啊!”


 “此事,我亦有罪责!”鲁肃摇头感慨。


 如果鲁肃随军北上,绝不会让孙权这般胡作非为。


 周瑜又问道:“那又如何被生擒的?”


 鲁肃道:“公瑾还用问吗?”


 “哼!”周瑜摇头叹息:“军心丧乱,仍旧轻敌不自知,被敌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是啊!”鲁肃点头:“魏延、文聘和黄忠都是荆州良将啊!”


 “嗯!”周瑜继续点头:“眼下,江东文武何意啊?太夫人又是何意?”


 “国不可一日无君!”鲁肃道:“无论老夫人还是江东文武,都有意拥立新主!”


 当年孙策死后,年幼的孙绍并不在继承人的序列中。


 有资格继任江东的,只有老二孙权和老三孙翊。


 孙权自幼聪慧,最喜欢读书。


 和世家大族交好。


 而孙翊勇猛仅次于孙策,在江东武将中颇有威望。


 最终,孙策还是把江东让给了二弟孙权。


 孙权接管江东不到四年,孙翊就被边鸿所杀。


 为了替弟弟报仇,孙权杀了边鸿全家。


 但,在江东一直有传言。


 是孙权害死了孙翊。


 因为孙翊一死,孙权就没有了威胁。


 可如今,风水轮流转。


 整个江东孙氏,有资格继任江东之主的,只有孙绍了。


 此时孙绍的年纪,恰似当年的孙权。


 至于孙权的儿子,至今还口齿不清。


 不可能被拥立为新主。


 周瑜闻言,不禁摇头:“乌程侯孙绍非雄主也!”


 鲁肃同样摇头感慨:“乌程侯孙绍一直跟在大都督身边,算不得雄主,也应为明主吧?”


 “哎!”周瑜摇头:“明主?怕是如同当年荆州牧刘琮那般英明啊!”


 鲁肃:“这……”


 周瑜问道:“可曾设法营救主公?”


 鲁肃摇头:“人已经被扭送到了许都看押,我军没有可乘之机,若新主拥立,日后或可营救旧主返回江东!”


 “子敬言之有理!”周瑜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