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张青的一字奇谋,杨修出使汉中反遭杖责(第2页)

 武将一列,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为首。

 而文臣中,以往都是程昱为首,荀攸、刘晔为次。

 如今,程昱已经73岁了,越发年迈,无力随军出征。

 荀彧托病不出,荀攸也并未随军。

 文臣之中,刘晔为首,张青其次,之后依次是蒋干、司马懿、杨修、陈群等人。

 曹操开口道:“五十万大军齐聚长安城,十倍兵力于敌,然汉中艰险,阳平关易守难攻,汝等可有破敌良策?”

 此言一出,中军师刘晔率先站了出来:“凡遇征战必师出有名,丞相奉天子命讨伐张鲁不臣,此为师出有名,今五十万大军齐聚长安城,在下以为可先礼后兵,劝张鲁归降,彰显丞相之胸襟!”

 “嗯!”曹操点头:“谁人愿往啊?”

 刘晔刚要开口,杨修率先站了出来:“丞相,我愿前往汉中,游说张鲁!”

 刘晔闻言,当即改口道:“杨德祖跟随丞相身边多年,尊听丞相教诲,今日或可劝降张鲁!”

 “嗯!”曹操点头:“汝速去速回!”

 “是,丞相!”杨修拱手示意。

 曹操道:“诸将各自整顿兵马,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

 “喏!”众将纷纷抱拳。

 曹操挥手示意,文臣武将各自退出大帐。

 刘晔先行,张青和蒋干随后。

 如今军中文官已经分成两派。

 刘晔和蒋干都出自淮南,本就是旧友,张青和蒋昂是亲戚,三人自然是一条心的,算得上是曹丕一派的。

 杨修和司马懿常有明争暗斗,但后者过于低调。

 或许是迫于形势,司马懿和陈群也逐渐站到了杨修身边,算得上是曹植一派。

 走出大帐没几步,蒋干便说道:“子扬兄,这杨修分明是抢功,你何故向丞相推举他啊?”

 凡曹营出使,多用刘晔,其次是张青。

 杨修是主簿出身,如今主动请命为使者,多少有些抢了二人的风头。

 刘晔笑了:“子翼是在替我打抱不平吗?”

 “算是吧!”蒋干点点头。

 “哈哈!”刘晔笑了,目光望向了张青:“杨松两次出使许都,都是公子和麒麟子接待,杨修此行,恐怕麒麟子已经料到结果了吧?”

 张青点头:“此事,倒是子翼多虑了,杨修此行必然是无功而返!”

 “无功而返?”蒋干诧异。

 张青道:“杨松贪财好色,首鼠两端,可以为丞相唆使张鲁讨伐益州,也可以收受糜家兄弟的好处,逼得马超投刘备,仅仅凭杨松一人,无法劝降张鲁!”

 校事府的暗探遍布天下。

 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杨松府上。

 糜家兄弟收买杨松的事情,根本瞒不住校事府。

 刘晔不争抢,张青不开口,都是因为看清了此事。

 “倒真是我多虑了!”蒋干拱手道:“请二位入我营帐,小酌几杯可好?”

 “哈哈哈!”刘晔和张青纷纷大笑起来,三人一同入帐共饮。

 另一边,杨修回到营帐以后,曹植、曹冲、司马懿和陈群皆至。

 杨修命人准备酒宴,同众人共饮。

 曹植问道:“德祖此行,可有把握劝降张鲁?”

 “至少六成以上!”杨修道。

 “哦?”曹植笑了:“何出此言啊?”

 杨修道:“校事府早已收买杨松,此事瞒不过我,汝汉中后只需先见杨松,而后游说张鲁,必定事半功倍!”

 “哈哈哈!”众人纷纷大笑起来,唯独司马懿不笑。

 杨修问道:“仲达为何不笑啊?”

 司马懿摆摆手:“在下不善笑!”

 杨修问道:“仲达以为,我此行无功吗?”

 “不知,不懂,不明白!”司马懿摇头。

 “那就陪我多饮几碗!”杨修端起酒碗示意。

 “请!”司马懿端起酒碗同杨修共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各自离去。

 司马懿随曹冲回到营帐后下榻。

 曹冲便问道:“师父方

才在宴席上,似乎欲言又止,莫非已经看出蹊跷了?”

 司马懿摇头:“公子年岁一十八,已非同日可言,是否看出其中蹊跷了?”

 曹冲点点头:“校事府贿赂杨松,若真能劝降张鲁,那麒麟子为何不去啊?父亲又岂会让杨修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