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思维奇特的小老弟(第2页)

 

 刘夏莲听完竖起大拇指称赞:“小老弟,你这思维敏捷,还了解市场,还了解农时,将来不得了啊,很可能是咱老刘家的又一颗新星。”
 

 说的连军怪不好意思,刘夏莲拿了五块钱,塞孩子口袋里了。
 

 “别给家里说了,拿着买点学习用品,买点零食。”
 

 “谢谢,姐。”
 

 前面就是大伯家的地,种的有花生、红薯。
 

 花生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是红薯差不少,还需要时间。
 

 刘夏莲可没敢多挖,挖了十几棵花生,五六棵红薯。
 

 赵华犯难了:“接下来怎么弄,咱们那边也这么吃过。”
 

 刘夏莲小时候吃过,先找一堆干草,花生摘掉扔干草上就行,一把火点燃就熟了,大部分还是比较合适的,个别的烧糊了。
 

 红薯比较麻烦,连军说:“我来垒个红薯窑,这个需要些时间,刚好可以抓几只蝎子、蚂蚱做烤串。”
 

 小老弟技术还挺好,用碎石块垒了个小石头房子,大火烧热,等石头都快烧红的时候,把红薯砸上去,整个石头窑就塌了,然后外面用土埋好,这叫焖红薯。
 

 这玩意吃着噎人,再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不过花生还是相当不错的。
 

 刘夏莲、刘冬雪一起动手去蚂蚱,这个季节山上的蚂蚱正肥,一种是方头的,叫做蹬倒山,腿大,力气强,上面满满的倒刺,母的比公的大。
 

 还有一种头是尖的,叫做老扁,也称之为山草驴,小时候油一炸

,味道喷香,现在下不去嘴了,一肚子屎,难以接受。
 

 小老弟找了块烂石堆,翻了一会儿,居然找到了六个大母蝎。
 

 “姐,这些蝎子好吃,一会烤了给你们吃。”
 

 沂蒙全蝎,名贵药材,再过几十年野生的也成保护动物了。
 

 “别吃了,我们也不喜欢吃,蚂蚱你烤了吧,蝎子带回去,回头拿去镇上卖了。”
 

 “好吧。”
 

 赵华四下打量:“这边人口太密集了,恐怕也没人赶山打猎吧?”
 

 “你还真说错了,每个村都有职业猎人。山鸡、斑鸠、野兔到处都是,野猪比较少,但是狼挺多,每年冬天孩子们早起上学都需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