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蘑菇丰收季(第2页)

 前段时间雨水比较大,大森林里长满了蘑菇,松蘑、榛蘑、猴头菇、黑木耳,哪哪都是,大家边走往背篓里弄,一共只有四个背篓,走到半路上就装满了。

 李大美发愁了:“这些蘑菇现在含水量可是挺大的,放两天到家就得臭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没事,到了招待所找个地方晾一下,咱们明天还得四处看看,傍晚再走,到时候估计晒的差不多了。”

 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天色还很好,尚未黑天呢。

 刘夏莲问招待所的大姐:“我们采了四筐子蘑菇,要是这么放着肯定会坏掉,您这有地方晒吗?”

 “门口停车场应该是能晒,但是马、驴的比较多,一眼看不到给糟蹋了。这样吧,晒我家旧宅吧,就在后面有个小院子,原来林场的家属院,有地方晒。”

 “好嘞,那谢谢姐了,怎么称呼您?”

 “别这么客气,咱东北人可不兴这么说话,叫我张姐就行。”

 刘夏莲带了大丫二丫,跟着张姐来到招待所后面的一个小村落,人家不多,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几十户人家。

 一看就是职工宿舍,建造的方式都一样,三间正房,东厢房两间灶房,西厢房是柴房。院子挺小,勉勉强强半亩多地,龙江省农村的院子平常都得两三亩起步,地广人稀不是说着玩的。

 院子晒东西的竹席都是现成的,很快晒上。

 张姐还是忍不住好奇:“你们这些人不都是做大生意的吗,怎么会看上这些小生意了。”

 “这可不是小生意,就这么四筐,我们就是顺手摘的。你看这个榛蘑,价格干品价格五毛,松蘑价格五毛,猴头贵七毛一斤。黑木耳还贵,品相好点的八毛一斤。当然了黑木耳其实不合算,还是榛蘑、松蘑、猴头就这三个采摘量非常的大,一个人只要不太懒,一天三筐子。”

 张姐有些心动:“照你这么说,一个人一天采摘三筐子,岂不是轻轻松松五六块钱了?”

 “不止五六块钱,还高的,运气好会采摘到更加值钱的灵芝。三个月时间,能从你们这样的村子买一套房的。我们这常年收高品质干货,你要是感兴趣可以采摘来卖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