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太卷,娘娘咸鱼后躺赢了花落青青
第233章 缱绻(第2页)
沈清绾心中冷嗤了一声,果不其然,跟她有关。
“那皇上可曾答应了?”
元武帝看着她,眸子沉沉:“皇后觉得朕到底应该答应她,还是不答应她。”
“皇上应不应该答应她,我猜不到,也不敢猜,虽然我身在后宫之中,但也听闻皇上最近在推崇新政的艰难。
皇上为了百姓着想,为他们减免了不少的赋税杂役,希望他们能够在家耕种,用勤劳换得更多的收入,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有些人却依旧不懂皇上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减免的赋税杂役本就不该收,只是一味的在家耕种,一年一收,或者一年两收,过着靠老天爷赏饭吃的日子,若是遇到天气不好,很有可能颗粒无收,倒不如进城打工来的银钱更快。
可他们却不知,自己没有一技之长,进城做苦力,可能从头到尾忙了一年,年底返乡的时候,带着多少钱出去,又带着多少钱回去,全然不顾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的妻儿,还觉得自己这一年在外面起早贪黑,受苦受气。
到头来,家中的农活,全部交给了年迈的父母,和抱着嗷嗷待哺孩子的妻子……”
元武帝听着沈清绾说的话,无奈的叹了口气,“其实也不是所有的百姓都一样的固执,这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新政推翻旧政,免不了动了一些官员的钱袋子,新政难以推行,又何止只是百姓反对。”
“是啊,皇上,您管理的是大家,而我管理的后宫便是小家,但是不管是大家还是小家,即便什么都不做,也会有人对不满,我让宫女出宫,为辛辛苦苦在宫中伺候了那么多年的宫女着想,也给了那些穷苦的女子,多了一条谋生的路。
宫中需要伺候的人有限,没有旧人出去,又怎么能有新人进来,那些被逼急了父母,把女儿卖到妓院的例子,比比皆是,若是她们能入宫谋一份差事,做上几年为自己攒下一点嫁妆,到了出宫的年纪,刚好还能嫁人,也未必是什么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