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316章 锦州决战
“飞机轰炸、炮群轰炸、钢筋水泥碉堡,速度快到肉眼几乎不可察的子弹在战场上横飞。
后世那名为共产党的战士们,却悍然敢用血肉之躯对抗这些利器,从北伐到长征,从长征到抗日,再从抗日到全面内战,近二十年来从未间断地征战在杀人与无形的战场上。
人心、军心,让天下人知晓了为何而活,为何而战,真的就能做到如此地步吗?”
“遍数历朝历代,悍不畏死的猛将悍卒从来都有,可绝没有过像共产党这样从上到下,从将领到兵卒都是这般不畏死。”
“后世的兵器固然强大,但关键还在操使武器的人,是人心,若真如此,纵使朝廷造出了这些兵器,不得人心该改朝换代还是得改朝换代。”
“自古以来我华夏动乱王朝覆灭皆是祸起于内,哪怕有像蒙元满清那样的外敌入主中原,也是我华夏自身衰落致使。
兵器对付的是外敌,人心才是永世兴盛的根本,上苍要告知给我等的想来就是这个。”
……
【视角再回到惨烈的配水池战斗。
在解放军抵近敌军阵地,终于发现一个小小的配水池之所以打得如此艰难,就是因为敌人通过一条隐蔽的暗道,可以从仅相隔一公里的锦州城源源不断调兵支援配水池这座铁桶。
最终解放军们怀揣无比地愤怒,通过猛烈轰炸炸塌了敌人的增兵暗道。
在总计经历十个小时后,付出惨重代价的解放军也终于攻克了配水池。
负责主攻的东野第三纵队七师二十团一营,打到最后还能站着的,加上一名战地记者只剩了六人,双方几乎都全军覆没。
(前文所说一营仅存二十五人,是是经过救治后最终存活的人数。)
有一个真实记载呈现了当时战斗的残酷。
战前多为东北人的一营战士们,一直都想吃一口记忆中的猪肉白菜炖粉条。
而提出这个请求,也是一营战士们接到主攻配水池任务后自知危险恐再无机会,所以才难为情地提出这个有些为难后勤同志们的请求。
而当炊事班的同志得知一营成功完成任务,高兴挑着满满一大担猪肉炖粉条赶去前线送饭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痛心疾首,整个阵地上都躺满了一营战士们的惨烈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