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解放战争(一)(第3页)

 面对国民党三十万大军的严密封锁和碾压式的火力优势,中原解放区决定分兵六路突围。

 主力部队向西越过平汉铁路,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

 另一部分部队向东突围,在苏皖解放区部队接应下到达安全地带。

 在此次历时三十六天的突围战役中,中原解放区的五万名战士经过艰苦的战斗成功突围。

 打乱了国民党的军事部署,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兵力,为其他解放区应对国民党进攻赢得了准备时间,同时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人民军队的战略防御阶段。

 国民党军本就占据着全国绝大部分工业与交通线,在抗战胜利后又接收了超过一百万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

 另外又获得有美国大量军事援助。

 据统计,自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为国民党军队配装了约五十个师,即五十至六十万人的武器装备。

 包括各种型号的枪支约七十万支,火炮数千门,还有大量的弹药、坦克、装甲车、汽车等装备。

 同时,美国还帮助国民党军队培训军事人员,提供军事顾问,并通过海运和空运等方式将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内战前线。

 相比之下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主要是缴获自日伪军的步兵装备,各类火炮和炮弹数量很少,往往炮弹打没了就没了,除非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

 解放区的军工生产能力又极为有限,仅能自制步枪、手榴弹和弹药等简单装备,质量还难有保障。

 除了苏联在撤离东北时,将部分日军遗留的武器装备移交给中共军队外,中国共产党几乎没有得到外部援助,一切只能靠自己。

 所以因为兵员数量和武器差距实在过于悬殊,中共中央总结敌我优势,决定实施以运动战为主的边打边撤,通过内线持久防御来削弱分割敌人,最终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