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291章 李梅烧烤(第3页)
大规模战争带来的惨痛伤害,也终于让全民支持侵略的日本民众深感恐惧绝望。
缺乏人性的人从始至终都是这样,伤害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时,尤其是还能从伤害他人中掠夺利益时,根本就没有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极尽疯狂又残忍地杀戮和劫掠,就是日本人充满兽性的真实写照。
既然没法用文明和理性让这些泯灭人性的日本军国主义与弱者共情,那就直接让他们在有力的复仇中悔恨便好。
随着大轰炸的持续进行,日本人的抵抗逐渐意志瓦解,民众也纷纷“醒悟”对政府的战争决策产生怀疑,从内部动摇日本继续作战的根基。
但是单纯的轰炸局限性还是很多。
一是成本高昂,轰炸机的数量不够,航弹的生产效率也限制了轰炸频率。
二便是威力不够大。
这里的威力不够大指的是不足以直接威胁日本统治者的生死。
对平民来说李梅火攻的效果已经足够好。
房屋被焚烧殆尽、工业能力大幅衰退、粮食严重紧缺之下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至极端,甚至出现饿死的现象。
但这些对平民的苦难再大、死伤再多,日本的统治阶层受影响也还是很有限,至少它们依然安全有保障,衣食无忧。
平民和士兵就算死得再多,只要能维持统治,对它们来说都只不过是必要的。
所以哪怕在二战末期日本的败局已定,本土都已经被炸得不成样子了,民众的生计更是挣扎在死亡边缘,日本统治者依然提出了“一亿玉碎计划”。
鼓吹坚持到底必能获胜,煽动民众参战,妄图让全体国民抵抗到底,给盟军造成巨大伤亡,根本不管民众的死活,只为能够争取有利的投降条件。
所以在不间断轰炸的同时,在真正能够直接威胁日本统治者性命的武器诞生之前,地面进攻依然是加速日本投降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