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战役背景为,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赤水河流域与国民党军进行高度灵活的运动战,以摆脱敌军追击为主要目的。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从遵义地区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24日红军先头部队攻占土城。

 28日,红军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与川军六个团约一万余人激战,但因情报有误,低估了川军的兵力和战斗力,战斗形成对峙且红军面临困境。

 当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从土城、元厚等地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国民党调整部署,调滇军、川军等部向扎西推进,欲围歼红军 。

 红军总部截获国民党密电,得知遵义地区仅有黔军一个多师驻守,是敌军重围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决定出奇兵回师遵义,二渡赤水,向桐梓地区急速前进。

 2月25日,红军进攻娄山关黔军。

 26日黄昏占领娄山关。

 27日黄昏进占遵义新城。

 28日凌晨进占遵义老城。

 此役红军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八个团,毙伤敌两千余人,俘敌三千余人。

 在敌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中,仅以三万余人的兵力出奇反击,取得了重大战果。

 3月2日,得知红军所在的国民党军,又以重兵进逼桐梓、遵义等地。

 15日,中央红军在鲁班场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未果。

 16日至17日,红军从茅台及其附近第三次渡赤水河,转入川南,并以疑兵活动于镇龙山一带,作出北渡长江姿态,诱使国民党军向川南调动。

 待国民党军队加强长江和横江防线防御时,中央红军主力于3月21日至22日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四渡赤水河,返回黔北。

 3月24日,为便于就近指挥和督战,此时国民党委员长也从重庆飞抵了贵阳。

 截获此关键信息的红军,再以疑兵活跃于长干山、枫香坝等地,主力则于30日至31日南渡乌江,随后佯攻贵阳,逼迫其调集云南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