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第二艺术
第269章 五次围剿(第2页)
【日本于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后,南京政府也联合军阀以空前的兵力大举围剿共产党。
早在1930年10月时,南京政府便纠集十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地处江西和福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围剿”。
这也是反革命政权对红军发起的第一次大围剿。
不过红军靠着精湛的战术指挥,趁敌冒进处于运动中主动发起猛攻,敌人的围剿不仅被粉碎,还被红军毙伤俘敌万余人。
第一次围剿以红军取得大胜为结果。
1931年4月,反革命政权联合部分军阀部队,再次组织二十万军队,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
红军继续以发动群众和战术指挥应对,以游击运动和诱敌深入的方式,又一次歼灭敌一个旅,后又以围点打援的方式再次歼灭敌一个旅的援军。
后续攻克广昌,突袭建宁,最终以总计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两万余支为结果。
不仅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还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1931年6月,国民政府主席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再次增兵至三十万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
结果依然是红军取得胜利。
红军在八十天内六战五捷,击溃敌人七个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缴枪一万五千余支、机枪一百七十五挺、迫击炮五十五门、电台六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
随着围剿的屡次失败,红军靠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势力不断壮大。
国民党也自觉统治被动摇,在这样持续下去,政权被颠覆恐成早晚。
这样的背景,也让国民党在九一八事变中做出了极其错误的决定。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联合军阀,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分三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红军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等战术再次取得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