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天道好轮回(第2页)

 将秦桧全家一并问斩!一个不留!”

 “啊——陛下!”

 秦桧被架走前的哀嚎回荡在赵构耳边。

 看着赵桓真的在这短短时间里彻底变得不似同一个人,赵构也不免心慌起他会不会真的一声令下将自己也杀了。

 “臣弟遵旨!”

 说罢,赵构快步自行走向南宫。

 这下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历史或许没有明确实证证明秦桧做了金人奸细,但造成的结果摆在那里,天下民心要他不得不死,再者,谁让他说“莫须有”呢?

 ……

 【岳飞死后,赵构如愿与金国达成了屈辱的绍兴议和。

 议和协定,南宋向金国割地称臣并纳贡。

 而且金人额外加了一条,“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的条款。

 这就是秦桧通敌的铁证。

 而赵构却也同意了这项条款。

 摆明了赵构对秦桧与金人有勾结是心知肚明的。

 但议和本身也是他的目的,在他看来秦桧并非是奸细,而是与金人沟通的桥梁,是达成议和的必要条件。

 所以从他以为的角度来看,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实际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是以皇帝身份凌驾在宋朝百姓头上的汉奸。

 也正因此后世的人们将赵构戏称为完颜构。

 明明有战胜金人收复江山的实力,却偏偏要自断手足,任人宰割。

 后世的人们对此深恶痛绝,每每提及都不免要唾骂一番。

 而面对自家皇帝是这样的人,南宋当时的百姓们就显得更加悲哀了。

 不过这段历史始终都有说不完的疑点,或许又真有什么不得不如此的因素推动着这段历史,比如金人可能以扶持徽钦二宗为要挟,胁迫了赵构不得不选择议和。

 但无论怎样,赵构为宋朝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是坐实了的。

 或许是金人需要时间恢复被岳家军消耗的实力,也可能是为了稳固占领的国土,将之转化为国力。

 总之绍兴议和的确给南宋带来了二十年的和平,但这样的和平唯独不可能是金人的契约精神起了作用。

 公元1161年,一定程度稳固了疆域的金国,果然再次提兵六十万南下进攻南宋。

 不过因为金国内部发生动乱,弑君继位的金国皇帝完颜亮因兵变被杀,南宋因此躲过一劫。

 公元1162年,赵构主动选择禅让退位,原因竟然是累了。

 就这样赵构以太上皇的身份悠哉游哉又逍遥了二十多年,最终于公元1187年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