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岳飞生平(第2页)

 公元1134年,岳飞奉命北伐,带着皆有报国之志的精锐们,仅用两三个月就收复六郡之地,三十二岁的他便被封为节度使。

 随后又三次北伐,收复商虢一带,同年又收复蔡州。

 岳飞在前方高歌猛进,赵构却执意要与金人议和,并重用秦桧等主和派。

 (在靖康之变中,秦桧原本也被金人抓了。

 可离奇的是公元1130年,秦桧和他的家人却又被金人完好无损地放回了南宋,且次年就深得赵构信任,成为了赵构的尚书右仆射,即右相。

 因此有说法认为是金国有意放秦桧回南宋以推动和议,削弱南宋抗金意志。

 并且秦桧还离间赵构与岳飞等抗金大将,使赵构为确保皇权残害抗金主力,自断手足,因此有汉奸之嫌。)

 公元1139年,在秦桧和赵构的推动下,南宋与金国达成议和。

 这场议和,让无数义士为抗金救国而献出性命的行为仿佛是一场笑话,也让北方深陷敌营的北宋遗民和起义将士们寒了心。

 岳飞、韩世忠、奋战在前线的将士,还有南北百姓们都有心杀贼,可奈何皇帝和当权的朝臣们却是那般的懦弱无骨。

 但好在次年金兀术掌权后,便单方面废除了议和,继续南下攻宋。

 反反复复地议和,又反反复复地被金国戏耍,让徽钦高宗等人成为了真正的笑话。

 但也得益于此,岳飞终于如愿可以再次上战场杀敌。

 公元1140年,三十七岁的岳飞迎来了他的第四次北伐,也是他此生的最后一次北伐。

 岳飞率领岳家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在郾城、颍昌等战役中大败金军。

 岳家军一路厮杀,金军一路败逃。

 就连金兀术自己都觉无法再敌岳家军,只能放弃开封府,准备渡黄河北遁。

 金人也终于尝到了被人打怕的滋味,由此说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宋朝收复北方半壁江山再度迎来复兴与太平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

 可就在金军全面溃退的大好形势下,让岳飞万万没想到的是,一道由宋高宗亲自下发的撤军诏令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