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货币论(第2页)

 当然,这是一种信誉要求极高的货币体系。

 交子决不能轻易被造假。

 上面不仅记录有面额、铺户与存户名称等基本信息,还有独特的,只有交子铺内部才能看懂的暗语和印章,以及可以帮助追查的指纹画押。

 另外交子上还会印有屋木、人物等各种图案,这些复杂图案也增加了交子的伪造难度。

 发行交子的商家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能从中收取部分费用。

 到了后来,便捷的交子逐步推广开来,官府介入了交子,设立专门的机构“交子务”来负责交子的发行,交子正式变成了官方发行的纸质货币。

 国家设立的交子务远比民间交子铺覆盖范围要大的多。

 百姓和商人们将金属货币存储到交子务兑换成纸币,这些纸币经过贸易流转,即便不再是最初存款人持有交子,依然可以到交子务兑换出钱来。

 待到交子受到百姓们普遍接受后,取款变得不再频繁。

 交子务只需动用部分储备金,便可以维持交子的信誉。

 官府便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增发交子,维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这时的交子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宋朝也正是在交子的加持下,让原本就繁荣的经济变得更加繁荣。

 但是宋朝的交子体系依然存在缺陷,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纸币普遍会存在的问题,容易超发。

 纸币低廉的制造成本和方便为官府谋取财政收入的特点,让官府在面对财政问题时,非常容易依赖增发货币来解决问题。

 国家要打仗,增发货币。

 国家要赈灾,增发货币。

 就连皇帝和官员也会觉得获取财富如此简单,那么就增发货币让自己享受享受。

 这时就回到了最初提到的那点,一旦货币脱离了方便贸易这一初衷成为剥削工具,经济必然就会面临崩塌。

 随着宋朝增发过多纸币,交子的价值下跌,物价飞涨,百姓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挤兑交子务取出存款。

 官府拿不出那么多金属货币兑换,只能直接拒绝兑换铜钱。

 交子渐渐沦为废纸,经济遭受毁灭性冲击,百姓生产生活也大受影响,国家从此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