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缺钾矿?老祖宗自会解决(第2页)

 老挝,万象盆地和甘蒙省呵叻盆地。 

 泰国,呵叻盆地。 

 俄罗斯,乌拉尔地区。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盐矿,是世界最大钾盐矿。 

 白俄罗斯,斯塔罗宾矿山……)】 

 明朝永乐年间,巅峰时期人口多达6600万人,人均耕地仅有12.8亩,经济发达和土地兼并严重的江南地区,人均耕地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朱棣在看到至关重要的作物增产手段后尤为高兴。 

 “我华夏数千年来耕作不休,中原地区的土地抓起来是土块快,捏碎了是粉沙土。 

 土地贫瘠早已不堪重负,但凡遇上点干旱水涝,哪怕算不得严重,也得大片大片地减产。 

 后世靠着这些肥料,居然养活了足足十四亿人。 

 上天的这些话都快记下来,一个字一张图都不要错漏。 

 事关我大明百姓赖以生存之根本,也关乎我大明能否像后世一样国富民强,这粮食生产一事绝不可马虎。 

 这所谓氮、磷、钾的化肥如何生产,一亩地适当要用多少,你们这些身为百姓父母官的官员,都得给朕将这些学问吃透了,尤其是户部的官员。 

 另外还有兵部,我华夏的肥料矿产稀缺,你们得将矿产分布图上的这些位置都给记仔细了。 

 旁的蛮夷戎狄可以等着以后慢慢去征讨,但图上的这些宝贝地方,兵部要赶紧讨论出一个方略来,将它们一个一个都纳入我大明的疆土。 

 还有图上的这些海岛,上面堆着的可不是鸟粪,而是我大明百姓将来衣食无缺,子孙繁盛的保障。 

 郑和啊,今后你再下西洋,除了要绘制海图、贸易通商、结交各国外,还得再加上几个要紧目的。 

 按照分布图上的那些个海外矿产地点,去找到它们,找到了那就找个由头把它占下来。” 

 郑和一时有点迟疑,支支吾吾道: 

 “可当今世界无主之地可不多啊,那些好地方大抵都是有百姓生活,有国王和首领之类的,没来由地将他们打了,怕是会有损我天朝上国自古以来礼仪之邦的形象啊。” 

 “哎呀~”朱棣看着郑和那谦逊过了头的模样,没好气道: 

 “你就不会看一看那些地方有没有欺压百姓什么的,或者派个使者去挑事什么的也行啊,这还要朕手把手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