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枪械进化(第2页)

 燧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因为硬度高,不易变形。 

 当受到足够外力撞击或摩擦时,晶体之间的化学键会发生断裂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足够的热量变成火星。 

 受燧石品质、晶体结构、以及湿度影响,并非每一次撞击和摩擦都能保证成功发火。 

 就像燧石打火机,就算燧石纯度足够也不能保证每一次点火成功。 

 于是人们开始不断寻找更好的替代品。 

 但是自然界中无法再找到比燧石更可靠的发火物质,枪械的根本性进步陷入了漫长的停滞。 

 直到距离燧发枪诞生的两百多年后,人们用化学合成出了一种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物质,雷酸汞。 

 人们在长期对火药的开发中,企图通过提纯硝石和硫磺,以增加火药的威力。 

 在这过程中无意发现,燃烧后的硫磺所产生的有毒烟雾会被水吸收。 

 当水吸收的二氧化硫足够多,与氧气接触的时间足够长以后,水便拥有了剧烈的腐蚀性,这便是硫酸。 

 后来人们又将硫酸和硝石混合在一起加热,又会都到另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通过冷凝变成液体后,便成了硝酸。 

 当人们利用化学不断创造新物质,并用这些新物质达成各种作用而兴奋时,某位化学家尝试将硝酸与汞混合在了一起。 

 再将这一混合液体与酒精混合后,便产生了一种固体结晶。 

 该结晶对撞击和摩擦非常敏感,极容易发生爆炸,这便是雷酸汞。 

 雷酸汞只需要极小剂量的爆炸,就能成功引爆火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优良发火物质就此诞生。 

 并很快将之应用到了定装弹药上。 

 由发火砧和少量雷酸汞作为底火。 

 发火砧是一个坚硬的小金属块,位于底火底部,用于在击针撞击时提供支撑,压迫雷酸汞发生爆炸,并起到防止弹药泄露的作用。 

 由铜制金属作为子弹外壳。 

 子弹中部为发射药。 

 前端为弹头。 

 弹头被弹壳紧固住,防止脱落。 

 当得到弹簧施加力量的撞针撞击底火时,底火发生微弱爆炸引爆发射药,发射药在密封优良的环境中激发出最大推力,将弹头炸出枪膛。 

 因为激发过程完全在密封环境中进行,所以此时的常规枪械已经能将子弹射出上千米外。 

 不过因为子弹下坠和瞄准原因,步枪的有效射程依然在四百米左右。 

 要是提高整体枪管的强度,增加发射药,并延长枪管长度,便能再延长子弹的射程。 

 如此形制的子弹一直被沿用到了后世的今天。 

 优良的定装弹药出现以后,枪械的连续发射便不再只是设想。 

 率先实现这一理想的,是栓动步枪。 

 (天幕以较为出名的毛瑟98k作为演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