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玄武门之变(第2页)

 比如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背后都有一些地方世家的支持,如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等。 

 随着这些割据势力被消灭,相关的世家势力也受到了打击。 

 这也让唐朝皇室拥有足够力量压制其余世家,并得以在之后成功推行科举制和均田制。】 

 嬴政说道: 

 “无论是诸侯还是世家,要想他们顺从,自行放弃利益根本不可能,除非有绝对能够消灭他们的实力让其看不到反抗成功的可能。 

 而没有这样绝对的实力,仍要解决他们就唯有靠一场大战。 

 无论是推恩令还是科举制,这些阳谋也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才得以实施。 

 这唐朝能够压制世家,又建立在隋朝已有的强盛基础上成功推行科举和均田。 

 想来这唐朝只要不爆发皇权内乱,应该会是一个尤为强盛的朝代。 

 若是如此,朕倒是真想看看这理应强盛的王朝,最后又是怎么灭亡,被其后的宋朝取代的。” 

 …… 

 看着天幕如此肯定了他李世民帮助大唐统一天下的功绩,李世民大笑道: 

 “上苍在天下人面前,都诚言半个天下都是我李世民打下来的,这下世人即便再诟病朕弑兄夺位,也该想想朕为何能夺位成功后迅速安定天下,李建成又是将朕逼迫到何种地步了朕才会悍然发动政变。” 

 …… 

 【公元621年,在大唐基本清剿完北方割据势力,占据北方后,李渊认为李世民已经位列秦王、太尉(三公之首,主管全国军事)、尚书令(尚书省长官,宰相之首),封无可封,且已有的官职不足以彰显其功绩与荣耀,于是特设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封给李世民。 

 而此时的李世民年仅二十三岁。 

 李渊还将洛阳及周边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交予李世民,允许其在洛阳开府,即天策府。 

 开府的意义极为重大。 

 意味着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府署办公机构,并自行选拔任命下属官员。 

 部分权力甚至与诸侯等同。 

 而拥有天策府以后,李世民得以聚集一批忠诚于自己的文臣武将,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 

 这些人在天策府中为李世民出谋划策、效力奔走,成为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