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南齐与北魏(第2页)

 种种行为都说明萧宝卷心智不成熟,根本没有作为皇帝理应匹配的德行与责任心。 

 而在朝的六位顾命大臣势力深厚、影响力大。 

 萧宝卷滥用权力的意图受到他们掣肘与反对。 

 对于顾命大臣们对他的谏言与劝阻,萧宝卷却认为是自己的皇权受到了钳制。 

 竟然毫不顾及国家的安稳,对劝谏他的大臣们进行残酷屠杀,使得朝野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国家的统治基础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昏君的所行所为很快激起地方叛乱。 

 乱事平定后,萧宝卷却又觉得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功高盖主。 

 虽然萧懿出了五服不算宗室,但也同样出自兰陵萧氏。 

 萧宝卷觉得萧懿会威胁到他的皇权,于是将之杀害。 

 萧懿之弟、雍州刺史萧衍以报仇为名宣布举兵。 

 在江陵立萧宝卷之弟萧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 

 公元502年,萧衍攻入建康,萧宝卷被杀。 

 同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禅位”,改国号为梁,史称梁武帝。 

 存在仅二十四年的萧齐就此灭亡。 

 而另一边的北魏也好不到哪里去。 

 北魏政权中后期。 

 因为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皇族谋反等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给了门阀士族得以壮大的机会。 

 另外北魏推行汉化的过程中,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全盘照抄了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这一选官制度后期完全依据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导致官职被世家大族垄断。 

 出身名门望族的人更容易进入官场并担任要职,他们的家族势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强大的门阀势力。 

 这些人为条件影响下,形成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共同统治各族人民的局面。 

 产生了大量的汉族门阀以及鲜卑军事贵族门阀。 

 这些门阀占有国家的大量资源,极大削弱了北魏皇庭的统治力量。 

 进而又导致了统治阶级的堕落腐化,敛财奢靡之风席卷全国。 

 比如高阳王元雍,明明是靠家族势力的贪污腐败得以成为巨富。 

 生活挥霍无度,家中奴仆多达六千余人,婢女五百人。 

 可这样人尽皆知的大贪官,却能位居高位担任丞相之职。 

 如此腐败,连带着地方上的州郡刺史等大小官吏也大肆聚敛侵吞国家财富,严重削弱了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