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漫长的对峙(第2页)

 其中,刘义宣的一个女儿被刘骏伪称为殷氏,封为淑仪,还给刘骏生了六个孩子。 

 这一点在多部史书中有提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政事上刘骏在前期还算勤政。 

 采取息兵简政,推行土断,抑制兼并,同时劝课农桑,赦免军户和奴婢,改铸钱币整顿货币流通混乱的问题。 

 但是在刘骏统治末期,开始居傲自满、好酒奢靡、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加重了百姓负担。 

 刘骏于公元464年病逝,享年35岁,在位11年,谥号孝武皇帝。 

 此后太子刘子业继位。 

 刘子业继位后削夺和架空辅佐大臣们的权力,刘义恭、柳元景、颜师伯等人暗中谋划废帝,却被人告发。 

 刘子业随即亲自率领羽林军诛杀造反集团。 

 此后刘子业性情变得暴虐,对朝臣和宗室都抱以极强的防备和敌视。 

 许多大臣和宗室都死于他手,并被其囚禁起来肆意折磨。 

 最终公元465年,湘东王刘彧和其弟刘休仁,以及心腹亲信等人共谋弑君,并暗中联络刘子业的左右侍卫寿寂之、王敬则、姜产之等人伺机发动政变。 

 刘子业被杀,年仅十七岁,在位两年。 

 随后刘彧登基为帝。 

 而在刘彧起兵弑君的前一个月。 

 江州长史邓琬和雍州刺史袁顗,也以废昏立明的名义,拥戴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刘子勋为帝,号召四方讨伐身在建康的刘子业。 

 虽然刘彧抢先一步政变成功,但拥立刘子勋的袁顗等人势力不小。 

 且年幼易于操控的刘子勋登基后,获得各地宗亲藩王和方镇的支持,使得刘彧政权的号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 

 于是刘彧以伐乱为名,凭借人少但精锐的中央军,采取各种积极手段,成功消灭了刘子勋等叛乱,并全面诛杀刘骏的后代。 

 但是刘宋皇族的大肆内斗,宗室力量的大为削弱,这也给了外姓将领萧道成得以屡立战功,趁机崛起的机会。 

 公元472年,刘彧病逝,其子刘昱继位。 

 474年,桂阳王刘休范因未被选为辅政大臣,心怀怨恨,起兵造反,直逼首都建康。 

 萧道成主张坚守要隘以逸待劳,亲自领兵平叛。 

 萧道成平叛有功,得以借此掌握禁卫军,晋爵为公,政治地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