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闻鸡起舞,刘琨

 【公元317年,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睿登基。 

 东晋的贫弱并非真的贫弱。 

 单从人口来看,在经历衣冠南渡后,东晋全国人口仍然还有一千万左右。 

 而整个华夏北方,同时期所有胡人政权加起来,人口大概也只有一千万出头。(包含侵入中原的五胡和汉人在内。) 

 所以单论古代战争潜力最重要的指标,东晋的人口数量可以碾压北方任何一个胡人政权。 

 但是东晋依然没能收复北方,甚至在胡人政权交战激烈,多次出现明显战机时,东晋也依然没能北伐成功。 

 原因还是在于内斗,在于世家大族的割据,争权。 

 这些世家大族将自家的利益看得比国家利益还要重要。 

 比如在东晋发兵北伐,去实现收复中原这个共同目标时。 

 有的门阀担心其他势力通过北伐建功立业,势力壮大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甚至会对北伐进行掣肘,减少物资兵员供应。 

 或为了避免自己掌控的兵力受损,进而影响自家的权势,屡次拖延北伐,反对北伐。 

 琅琊王氏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早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王氏家族的王导便用自己的政治远见,提前预见了北方或将沦陷的未来。 

 于是带着司马睿先人一步开始布局南方。 

 司马睿南下时,手中的政权资源和能够调动的兵力并不多。 

 当时南方局势也较为复杂,是王导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手段,帮助司马睿协调与江南士族的关系,使得其能够在南方站稳脚跟,获得一定的政治威望。 

 这一提前布局,使得在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时,让司马睿这个藩王瞬间收获了无法言喻的利益。 

 国不可一日无主,抵御胡人南下这一共同利益目标,也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盟主。 

 于是已经与南方世家交好的司马睿,顺势就被各世家拥立为了皇帝。 

 但是已经成为皇帝的司马睿,自然不会愿意止步于此,成为一个受人钳制的皇帝。 

 便在北方士族和皇族衣冠南渡后,大量提拔北方士族,用以压制南方士族影响力,巩固自己的皇权。 

 司马睿这样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的前后反差,让南方士族们极为不满。 

 于是作为江南士族重要人物的周玘决定发动政变。 

 联合镇东将军祭酒王恢密谋,意图诛杀北方士族,改由江南士族执政。 

 但又是因为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