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杀神冉闵(第3页)

 虽然国力大幅下降了,但此时冉闵拥有的汉人军队,正值杀意最鼎盛的时候,尤其冉闵本身就是骁勇的悍将,领兵才能出众。 

 石祉所领导的羯族,联合了羌族、匈奴、鲜卑等多个胡人势力。 

 人数上冉闵处于弱势,双方开始陷入长期交战。 

 交战过程中,冉闵几乎每次都是以少胜多击败了胡人联军,歼灭五胡兵马无数。 

 大致包括:首战以三千汉骑夜袭匈奴军营,斩杀敌将数名,斩首三万。 

 二战,以五千骑兵大破胡军七万。 

 三战,以十二万大军,加上四万汉族乞活军,攻破三十多万胡人联军。 

 (乞活军成分和期间变化有些复杂,后续一并陈述。) 

 四战,又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终以万人小股突围,杀出重围,又斩胡人四万。 

 五战,以六万大军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六战,亲率不足万人的步卒,击败十四万步骑兵。 

 部分战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存在夸大的成分,但冉闵的战绩的确是历史明确记载的。 

 在作战悍不畏死的乞活军加持下,诸多战绩也不负冉闵的战神之名。 

 但是冉闵在战略上有很大的缺陷。 

 采取了与一切敌人为敌的策略,使得他陷入了孤立无援被围攻的境地。 

 例如他本可以妥善处理好与羌族等势力的关系,通过外交手段或利益交换来缓解西部战场的压力。 

 但他却选择了强硬对抗,最终走向了更为艰难的处境。 

 长期与胡人联军交战,导致冉闵的粮草和兵力被消耗地越来越多,实力逐渐与胡人联军拉开地更大。 

 尤其是慕容鲜卑领导的前燕军队加入了围攻冉闵的战场。 

 前燕政权实力较为强大。 

 但在战争中期,冉闵依然能以少胜多,多次击败前燕军队。 

 这场战争打了足足两年多之后,冉闵最终才在兵尽粮绝的情况下,被前燕的慕容恪击败并擒获,随后遭到处决。 

 一代战神如同昙花一现,匆匆下场。 

 公元352年,存在仅有两年多的冉魏政权,随着冉闵的死亡也就此消亡。 

 冉魏政权灭亡后,其疆域和疆域下的汉人被前燕统治。 

 这标志着汉族在北方失去了一个独立且强大的政权。 

 汉人在短期内无法再统一北方收复被胡人占领的国土。 

 后续的南北朝对立成为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