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炎炎大汉

 历朝历代对七孔灶大为节省燃料的功能都大感兴趣。 

 即便是发明七孔灶的明朝,也受限于信息流通没能普及开来。 

 森林树木的减少,对于历朝历代都是一个大难题。 

 秦汉之前,可能因为人口数量还没有那么多,国土面积也足够大,森林砍伐可能还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从唐宋开始,城市的木柴供应就需要花不少钱购买了。 

 到了明清时期人口剧增,更是导致森林大面积消失,农村砍柴都需要走很远的地方。 

 森林减少野生很多动物就会消失,本就珍稀的动物更是惨遭灭绝。 

 就像河南的大象,在汉朝时期就因为大规模开垦耕地和捕杀,彻底在河南绝迹。 

 在天幕的帮助下,七孔灶瞬间就普及到历朝历代所有百姓。 

 燃料紧缺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善,森林也有望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恢复。 

 汉武帝看着已经命人完整画下来的七孔灶,说道: 

 “虽然我大汉不怎么缺柴,但不能不为子孙后代着想。 

 等到人口增长多了,也肯定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倒不如未雨绸缪现在就将这七孔灶推行整个大汉。” 

 卫子夫这时开口道: 

 “臣妾斗胆想进言几句,只是怕涉及朝政……” 

 刘彻摆了摆手:“你是朕的皇后,朕当然知晓你没有干政的心思,但说无妨。” 

 卫子夫说道: 

 “臣妾出身寒微,体会过民间百姓疾苦。 

 百姓们平时为能吃上一口肉食,多要靠下河捕捞,上山打猎。 

 时日一长,河中的鱼虾越发少了,山中狩猎的猎人们也越来越难以打到猎物。 

 但这是可以避免的。 

 像是鱼虾如果不论大小一网打尽的话,要不了多少年鱼虾就会绝迹。 

 野兽总在春天发情怀子,如果不论季节,不论公母都猎杀的话,要不了多久山中就很难打到猎物了。 

 而一只公兽可以让很多母兽怀子。” 

 卫子夫没有说具体实施哪些政令可以避免,如果说了,那就是干政。 

 不过有这些就够了,刘彻自己也能想到避免措施。 

 “皇后是说,如果限制渔民网眼的大小,就能避免大小鱼全部捞绝? 

 如果限制猎人不准狩猎母兽,只狩猎公兽,便可避免走兽绝迹? 

 好,好啊。 

 未想皇后还有如此才能,当真是一条延续千秋惠及天下的好政策。 

 不过还得细细补充一番。 

 毕竟狩猎时走兽公母难以区分,网眼大小如何规定也需要细致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