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文治武功

 【执行推恩令的同时,刘彻还实行了币制改革,禁止郡国铸钱,收铸币权为国有。 

 又推行盐铁官营,向商人征收重税,打击富商势力的同时,还极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并且刘彻尊崇儒术,吸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建太学,在郡县和侯国设立学校,推广儒家的仁政思想教育。 

 不过董仲舒也篡改了儒家原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 

 如孔子提倡的是君臣之间应该保持基本的伦理纲常,臣子不该为了自身利益谋权篡位危害国家。 

 孟子则优化的这一点,提出了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而到了董仲舒嘴里,却演变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强权统治。 

 虽然董仲舒的主张有益于皇权的威严,但也对后世帝王对待治理国家和处理君臣关系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并且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也深远影响了普通百姓对家庭关系的处理。 

 过分强调了孝道和男子的权力,致使女子的身份地位受到压迫,女子的社会价值和劳动力受到极大限制。 

 三纲五常也渐渐对女子演变成了三从四德。 

 即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为妇德、妇言、妇功、妇容。 

 这一系列被篡改的儒家思想,从最初为和谐家庭,强调责任感的目的,渐渐演变成制约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 

 权力使人迷失为人的根本良善,哪怕只是在小小的家庭之中。 

 也因为这些不利演变,导致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被视为了一种糟粕。 

 不过在后世的一系列文化冲击和思想解放后,这些弊端也渐渐销声匿迹。】 

 董仲舒气急败坏地对着天幕大喊道: 

 “是谁?是谁篡改了老夫的主张? 

 老夫从始至终都只是为了让百姓能以仁孝为立身之本。 

 未被教化的百姓蛮横无知,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 

 推行教化旨在让百姓明白何为国,何为家,何为人! 

 老夫何曾要让百姓欺压自己家里的女子了!?这是后世哪个妖魔篡改的!? 

 至于君臣之说,老夫也是鉴于外戚当道,诸侯国威胁皇权,这才提出事事都当以天下一统为重,而天下能否统一就在于皇权能否集中!” 

 …… 

 清朝,这个受三从四德迫害最深的朝代。 

 女性完全被视为男性的附庸。 

 甚至于迫害深刻到女子被别家男子摸了一下就被视为失贞;女子被别家男子觊觎是女子不守妇德,全然怪罪女性却无视男子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