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战国,秦起于微末

 【吴国国君阖闾去世后,夫差继位。 

 孙武又辅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国国君勾践被迫入吴为奴。 

 公元前484年,孙武的此生至交伍子胥被构陷赐死。 

 伍子胥知晓越国兵力尚存,劝谏夫差对越国用兵以绝后患,然夫差不听,且听信谗言以为伍子胥有谋反之意,遂赐死伍子胥,尸首还被夫差投入钱塘江中。 

 至交的冤死,让孙武对吴国彻底失望,不再为吴国效力,转而隐居乡间,潜心编纂完善他的兵法。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涵盖练兵、战略运筹、作战指挥、战场机变、军事地理等。 

 特殊战法中还涵盖有间谍战、火攻。 

 《孙子兵法》还强调情报信息对战场胜负至关重要。 

 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又强调对待战事必须慎重。 

 即:“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强调有能力的指挥者,必须掌握战场主动权。 

 即:“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可扩展理解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绝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并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等等极具开创性的战争思想,哪怕历经了两千五百年,世界战争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从热兵器到现代化战争。 

 《孙子兵法》出于本质的军事思想,仍然具有极为广泛的实质应用。 

 以至不局限于国内,连国际上深谙军事的专家学者,仍对《孙子兵法》抱以虚心向学和推崇之心。 

 而在公元前473年,既不听伍子胥劝谏,又失去了孙武的吴国,最终被越王勾践覆灭,吴王夫差愧于亡国,自杀身亡。】 

 后续天幕逐一将《孙子兵法》全部内容投送到各个时空。 

 先秦之前的各朝代帝王君主,都因孙子兵法大涨见识。 

 都惊叹于打仗绝不只靠人数多寡,兵法一道竟涉及如此之广,如此深奥…… 

 而此时从天幕知晓吴国会因为自己的愚蠢自大,而亡于越国的夫差惊愕不已。 

 更是悔恨自己不听伍子胥劝谏还杀了他。 

 可是此时的勾践早已在十年前,就靠忍辱负重回到了越国,此时再要攻打越国挽回局势还来得及吗? 

 夫差急忙与身边臣子问道:“孙武孙老将军呢!?快请他出山回来!” 

 大臣不知所措道:“孙,孙老将军隐居已有多年了,鲜有人知晓老将军现居何处。” 

 夫差怒道:“那还不快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