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后世繁荣与美食(第2页)

 “后世繁华不仅限于京城,居然还有这么多地方同样如此繁华? 

 而且地形地域转变如此之大,后世疆域定然辽阔。 

 我大宋缩紧开支,勤俭持国特设封桩库,厉兵秣马两次起大军北征收复燕云都未能竞功。 

 千年后的后世,可是已经收复燕云十六州和西夏了?北方的金辽会不会也纳入了我华夏?” 

 天幕渐渐将侧重转向各地繁华夜市。 

 淄博街头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 

 长沙一盆一盆往桌上端的小龙虾,还有解腻的凉粉和冰镇酸梅汤。 

 川渝地区麻辣咸香的红油火锅。 

 老北京的冰糖葫芦。 

 开封城里的烧鸡和桂花酿。 

 广东的高汤打边炉和猪脚饭。 

 青岛的蛤蜊、鱿鱼、红烧大虾。 

 兰州的牛肉面…… 

 伏羲、黄帝、大禹,这些远古时期的华夏先祖们,在他们的时代因为生产力低下,吃饱饭和人口增长还很困难。 

 这些极为丰富且异常诱人的美食,比天文数字货币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更为直接,也更为强烈。 

 嬴政看着诸多馋人的美食,也感叹道: 

 “后世之人的饮食如此丰富,面食、海产、甜食,每样都是如此诱人,就连平民百姓吃肉好像都能当做吃饭一样寻常。 

 只是他们的发饰服装变化太大了,街市上只能看到少许人穿得是我华夏传承的服饰,倒是那个大唐不夜城里的百姓,穿的多数还与我们相近。 

 后世人应当都能看出来,还是我华夏的服饰端庄好看,不知是图方便,还是图简单衣服更廉价。” 

 …… 

 元末。 

 朱元璋擦拭了一下眼眶:“这元朝治下,想我汉人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我半生游历四方,见过多少困苦百姓游离失所,人相食这等惨绝之事又见过多少……” 

 …… 

 清末。 

 继鸦片战争,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派兵侵入广东封锁珠江以及其它出海口,腐朽不堪的清朝落败后,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不仅割让香港,赔偿巨额的战争赔款,并且被迫放开贸易限制,巨量的鸦片和西方资本席卷全国。 

 这些赔款和战争失败带来的损失,最终转嫁到了百姓们的身上,沉重的赋税和更为严重的剥削,让本就困苦的百姓渐渐沦落到家破人亡。 

 而当广大的,食不果腹的清末百姓,仰头看着天幕中众多丰盛的美食,还有后世人幸福安定的生活环境时,心中的悲苦和渴望化作泪水,流落满面。 

 …… 

 城市和美食领略完,天幕开始转向后世的出行方式。 

 小到普通人开的两轮电动车、小轿车,大到公共交通的公交车、地铁、高铁,乃至飞机。